古汉语“以”的用法.ppt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汉语“以”的用法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 “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 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 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 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 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 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 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 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 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 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 “拿”、“凭”、“按照”、“凭……身份” 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 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 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

文档评论(0)

万寿无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