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河城中村棚改项目(东河佳苑)工程二标段
深
基
坑
开
挖
及
支
护
施
工
方
案
TOC \o 1-5 \h \z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工程概况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
场地水文气象条件 1
地层岩性 2
3、工程特点 3
基坑概况: 3
基坑支护说明 4
土钉支护说明 4
4、施工组织管理 5
施工组织部署 5
施工协调管理 5
组织管理体系 6
5、主要施工方法 6
作业条件 6
施工方法 7
施工注意事项 12
基坑监测 12
6、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 13
工期目标 13
工期保证措施 13
施工人员安排 14
7、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5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 15
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 16
应主要质量问题 16
质量保证措施 16
8、工期保证措施 17
9、安全保证措施 17
安全目标 17
安全保证措施 17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8
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18
10、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9
11、应急预案措施 20
应急措施 20
应急准备 23
应急响应 24
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 25
12、土钉支护计算书 26
AB 段基坑支护 26
BCD 段基坑支护 29
DEFG 段基坑支护 33
GHA 段基坑支护 37
1、编制依据
东河城中村棚改项目(东河佳苑)工程二标段招投标文件、图纸及清单。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30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 200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土钉支护技术规范》 (GJB5055—2006);
《成都地区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DB51/T5072-2011);
施工组织设计
地勘报告
2、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本标段包括地下室、地面上 26-51 号楼、物管用房、垃圾房和地基处理,总建 筑面积约为109542.12m2其中32号、40号、47号楼为砖混结构,其余楼栋均为框 架结构。地下室、 49#、 50#、 51#地基处理均采用振冲碎石桩。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本项目位于德阳市沱江路以南、 郁江路以北、 银山路以西, 场地内地势相对平坦 开阔,场地标高在486.99m?493.35m之间,相对高差6.36m,为川西平原北部边缘 第四系冲洪积堆积的平原形地貌,属沱江水系石亭江与绵远河复合冲击扇的U级阶 地。
场地水文气象条件
工程位置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市境内地形地貌多样,气候差异大,形成不同的小区气候。基坑呈矩型,长X宽约为 297米X 123米,基坑底标高约为 482.600~484.200m, 土 0.00 标高为 489.48~490.20m, 场地地下车库范围自然地面标高为 487.60~488.30m,其地下水位埋深约在自然地面
标高下3.8m?9.1m左右,该场地地下水位标高为 483.64?483.82m,由于该场地地 下水较丰富,考虑7、8为雨季,水位涨幅为2.0m,降水后地下水位需降至集水坑基 坑底部下1.0米处(预留1.0m的安全深度),则基坑水位降深按3.5米考虑。
年平均气温15C — 17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C — 6C,最热月(7月)平均气
温25C。年平均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日平均气温终年高于 0C积温
5500-6000C。极端最高气温38.4 C (2013年8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7.6 C (1976 年 12 月 21 日)。
年总降水量 900—950毫米,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 西北部年降水量 950 毫米以上,中部 900—950毫米,东南部 960毫米以下。降水量多集中在 5—10月, 占年降水量的 87—89%,降水量最多年达 1400—1500毫米,最少年仅 530—630毫米。
年平均无霜期 270—290天。平均每年降雪日数 1 —3天,多出现在隆冬季节。 平 原、丘陵盛行偏北风,年平均风速 1.4—1.6 米/秒,春季风最大, 3—5 月平均风速 在 1.6—2.0 米/秒之间,最大风速达 14—19米/秒。秋冬季风最小, 10—2月平均风 速 0.9—1.5 米/ 米之间。
地层岩性
第四系填土层及耕土 (Q4ml) ( Q4pd) :
素填土( Q4m):场地内局部分布,褐灰色,松散,主要为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