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1 长春版.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1 长春版.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作者:; 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词,作于他担任江西提点刑狱时。公元1129年,金兵侵扰江西,残杀百姓,使这一带遭受极大破坏。辛弃疾在江西任职期间,曾登过郁孤台,想起发生在这里的那场历史悲剧,抚时感事,情不能已,于是题写了这首词。 ;  郁孤台的下面有条清江水,江中注入多少远行人的眼泪?放眼朝西北望去就是长安,多么可爱的无数群山。      青山遮拦不住,到底江水还是向东奔流而去!江上傍晚的景色愁杀了余,深山里听到欢叫的是鹧鸪。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 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 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 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 下片即景抒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体察细腻,感受深刻, 构思新颖,饶有诗意。这两句说明,青山可以遮断人们的视 线,但却阻拦不了人们对中原沦陷地区的关怀与想念之情。 暗示南宋统治集团可以设置重重障碍,把祖国分裂成南北两 半,但却无法阻挠人民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末尾两句以鹧 鸪的悲鸣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 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1、结构上曲折回环,可谓一波三折。;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的“郁孤台”写起? ;3、“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 词人是如何描写难民的痛苦的?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周济说是“借水怨山”,说得是用比兴的手法。请你说说这两句中的“山”“水”分别比喻什么。 ;7、“???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以下,是登台所望所感,一波三折,请具体分析是如何一波三折的。 ;谢谢;郁孤台下,赣江之水滚滚流去。辛弃疾似乎从这江水中,看到了抗金志士悲愤的泪水和逃难百姓痛苦的泪水。词人把“清江水”和“行人泪”联系在一起,以水写泪,表达了几十年来国破家亡的深深悲痛和无比愤恨。此时此刻,词人年华流逝、壮志未酬的悲愤泪水,也流进到浩浩的赣江里,汇入到“行人”的泪水中。词人禁不住在台上远望西北方向的故都,远望中原大地的故土,但可惜的是,重重山峦挡住了视线。长安,本是唐朝的都城,这里代指北宋的京城汴京。“望”这一动作,很好地表现了词人关注国事的爱国情感,表现了他对中原民众的深切同情,表现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批评。 ;下半阕就由“无数山”写到“青山”。“无数山”可以遮住人们眺望故国的视野,但却不能阻挡日夜东流的江水。这两句词,以江流烘托自己的思想活动,以自然现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认识。首先,抗金斗争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这是大势所趋;其次,词人的抗金意志和决心也是不可改变的,这是他的人生目标;最后,他看到赣江水冲决重山叠岭的阻碍,向东奔流,而自己正值有为之时,却只能留在后方,不能参加抗金战斗,万分无奈。而统治者不思进取,甘心偏安于一隅;投降派一味地屈辱求和。因此,词人也深感自己的抗金理想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苦闷、哀伤与愤懑。词人把自己的情感,借鹧鸪独特意味的叫声进行表达,较为含蓄,也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