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2.1.5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x

高中数学2.1.5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教案苏教版必修2.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5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教学目标: 1 ?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方法; 2?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及教材内容的定位: 本节内容研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让学生体验推导过程, 体会数形结合的 优越性,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在解题中渗透函数和方程思想,是本节内容的关键. 教学重点: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教学难点: 运用解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问题. 教学方法: 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境 情境问题:已知 A — 1, 3) , B(3 , - 2) , C(6 , - 1) , D(2 , 4),四边形ABCD是否为平 行四边形? 二、 学生活动 1 ?回顾初中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分别尝试用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 线互相平分进行判断; 2?小组交流讨论(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让学生感受从初中所学数轴 上两点间的距离求法到两点间的距离求法之间的联系; 3?讨论归纳:总结出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 (x1 x2)2 (y1 y2)2 ). 三、 建构数学 1由学生回忆初中知识并小组研讨提出的问题 (考察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对已有知识的 使用和实践能力); 2 ?指导总结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x, x2)2 (% y2)2,并从形式上分析记忆公 式; 3?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题中遇到的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及时进 行总结,时刻渗透各种数学思想. 四、 数学运用 例题. 例1 (1)求(一1, 3) , (2 , 5)两点间的距离; (2 )若(0 , 10) , (a,— 5)两点间的距离是17,求实数a的值. 例2 已知△ ABC的顶点坐标为 A — 1, 5), B( — 2, — 1) , C(4 , 7),求BC边上的中 线AM的长和AM所在直线的方程. 例3已知△ ABC是直角三角形,斜边 BC的中点为 M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证明: AM= BC 2 练习. 已知(a, 0)到(5 , 12)的距离为13,则a = 若x轴上的点M到原点及到点(5 , — 3)的距离相等,则 M的坐标为 已知点A( 1,2), B(2, 7),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 PB . 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勺三个顶点分别是 A(1 , 2) , B( — 1, 3), q — 3,— 1),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 五、 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 (x1 x2)2 (y1 y2)2 ;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方程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的使用.

文档评论(0)

yilinsha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