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护理复习过程.ppt

手足口病患儿护理复习过程.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目标 1.定义 2.流行病学特点 3.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及药物的应用 护理措施 6.健康教育 7.总结 手足口病的定义 n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 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和手、 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绝大多数患儿预后 良好,一般5—7天临床自愈。个别患者可引起脑炎 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脏损害等致命性并 发症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血清型,最常见为 coxA16及EV71型。对氧化剂(游离氯、高锰酸钾等)较敏 感,对热(50°C以上)、干燥和紫外线都较敏感。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粪便排毒2~8周,咽部排毒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空气传播,医源性传播 易感人群: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受感染后对同型病 毒具有兔疫力 发病季节:全年,3、4月份开始,6、7月份高峰,9月份下 潜伏期:2~7天,隔离期:2周。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临床分期 第一期(手足口出疹期) 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 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 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 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普通 病例,绝大多数可痊愈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 少数EV71感染病例中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 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 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 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 脊髓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査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检查可见异常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6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 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 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 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升 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 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第4期化功能套期) 脑于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 功能衰竭有关。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 为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 脣紫绀,可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 低或休克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 肿不明显,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 吸循环衰竭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 率较高。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 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 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 系统后遗症状 辅助检查 血常规:普通病例WBC计数正常,重症病例WBC计数可明 显升高 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 重症病例可有cTn、血糖升高。CRP一般不升高。 脑脊液检查:神经系统受累时可有以下异常:外观清亮 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 正常。 病原学检査: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 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高。 血清学检查: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他 扬道病毒中和抗体4倍以上的升高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