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件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

高中历史课件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纳:三次改革的异同 不同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失败 原因 内容侧重 结果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斯大林模式 背离社会主义 方向 农业 工业 政治改革 加重危机 苏联解体 1、《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 ( ) A.赫鲁晓夫时期 B.勃列日涅夫时期 C.戈尔巴乔夫时期 D.叶利钦时期 巩固练习 2、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 ) 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D.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 巩固练习 3、某论文把推行高度的民族自治、放弃一党制、列宁塑像被推倒、实行私有化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主题最可能是 ( )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开始 C.苏联的解体 D.赫鲁晓夫与他的秘密报告 巩固练习 [解析] 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改革,旨在考查学生调动所学历史知识的能力。1952~1964年是赫鲁晓夫当政时期,他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选D项。A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B项“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C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 D 【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斯大林模式。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1952年苏联农业产量的增加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恢复,并非解决斯大林体制下农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故A项错误;工业化在1937年已实现,B项错误;对农业的改革是从赫鲁晓夫开始,在1953年后,故C项不正确;马林科夫以1952年农业产量增加来说斯大林体制下农业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已经解决,说明马林科夫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为D。 [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依据材料“1987年”可知苏联的改革与戈尔巴乔夫有关。A项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B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C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D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综上,所以选择A项。 [答案] A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本题要注意时间。1990年是苏联戈尔巴乔夫时期,据材料“我们在烈日下等了8个小时……因为为了获得配给的糖和茶叶,我们经常要站上几天”可以看出当时的生活用品供应很紧张,结合戈尔巴乔夫改革,表明经过改革苏联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和轻工业停滞的局面,D项符合题意;A、B两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同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不符,C项排除。故选D项。 [答案] D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劳动生产率 年均增长率 6.4 4.2 3.3 5.7 3.8 3.2 7.4 4.4 3.7 2.5 1.7 1.1 4.5 3.3 3.1 5.7 3.7 3.2 结果 2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结合课本第99页表格, 思考: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 前期:经济增长较快,军事实力 能与美国抗衡。 后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 军备竞赛加重经济负担,经济 发展停滞。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之比较: 比 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都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侧重农业 侧重工业 收效甚微 初期效果显著,后期停滞不前 目的 内容 败因 内容 结果 相同 不同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面对危机四伏的局面,“莫斯科的新老板”戈尔巴乔夫又会将手术刀伸向何处呢?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 材料1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人员的占85% 材料2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

文档评论(0)

win金牌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