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古诗赏析
【作品介绍】
《和子由渑池怀旧》收录于《东坡七集》 。北宋嘉祐六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 (今属河南)。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 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此诗为作者的和诗。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原文】
和子由渑池怀旧①
人生到处知何似③,应似飞鸿踏雪泥②。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③已死成新塔,坏壁④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⑤嘶。
【注释】
①此诗作于苏轼经渑池(今属河南) ,忆及苏辙曾有《怀渑池寄
子瞻兄》一诗,从而和之。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渑( mi ǎn )池:今河南渑池县。这首诗是和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
1
②“人生”句:此是和作,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王文诰已驳其非,实为精警
的譬喻,故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
③老僧:即指奉闲。苏辙原唱“旧宿僧房壁共题”自注: “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 ”古代僧人死后,以塔葬其骨灰。
④坏壁:指奉闲僧舍。嘉祐三年( 1056 年),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
⑤蹇( ji ǎn)驴: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蹇,跛脚。苏轼自注: “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 ,骑驴至渑池。”
【白话译文】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 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 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 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 ;;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2
【创作背景】
嘉祐六年( 1061 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赏析】
前四句一气贯串,自由舒卷,超逸绝伦,散中有整,行文自然。
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一开始就发出感喟,有发人深思、
引人入胜的作用,并挑起下联的议论。 次联两句又以“泥”“鸿”领
起,用顶针格就“飞鸿踏雪泥”发挥。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
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用巧妙的比喻,把人
生看作漫长的征途,所到之处,诸如曾在渑池住宿、题壁之类,就像
万里飞鸿偶然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接着就又飞走了;前程远大,这里
并非终点。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 则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
果能如此,怀旧便可少些感伤,处世亦可少些烦恼。苏轼的人生观如
此,其劝勉爱弟的深意亦如此。此种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符合古代
士大夫的普遍命运, 亦能宽解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烦恼, 所以流布广泛
3
而久远。
后四句照应“怀旧”诗题,以叙事之笔,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
五、六句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
“雪泥”、“指爪”感慨的具体化。尾联是针对苏辙原诗“遥想独游佳
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
珍惜现在勉励未来之意,因为人生的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
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而如今兄弟俩都中了进士,前途光明,更要
珍重如今的每一时每一事了。在这首早期作品中,诗人内心强大、达
观的人生底蕴已经得到了展示。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
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 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 犹如冬夜微火。
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 诗中既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
惘,又有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
此诗的重心在前四句, 而前四句的感受则具体地表现在后四句之中,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先前的积极人生态度, 以及后来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的底蕴。全篇圆转流走,一气呵成,涌动着散文的气脉,是苏轼的名作之一。
【作者介绍】
苏轼( 1037 年~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祐二年( 1057 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 遭贬。卒后追谥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数学(上)》内部题库练习期末真题汇编及答案.pdf
- VDA6.5:2020 产品审核(第三版,中英文).pdf
- DELTA台达-台达小型泛用无感测矢量变频器 VFD-EL-W系列 使用手册-操作说明书.pdf
- 海尔集团公司全套培训管理手册.docx VIP
- 贷后催收培训课件.pptx VIP
- 15G366-1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pptx VIP
- 云内_国六_后处理系统_结构原理.pdf
- (高清版)DB22∕T 2880-2018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规程.pdf VIP
- 医疗技术的法规与伦理问题探讨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语文文言实词推导训练.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