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课件 第五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低纬度和高原环流系统 概 述 Baroclinic systems transport energy poleward and also convert potential energy to kinetic energy §5.1 低纬度大气运动的 基本特征 §5.2 低纬度环流的基本特征 一、平均气压场和流场 ㈠ 平均气压场: 2 经圈铅直环流的纬向不对称性 1969 – Bjerknes proposes that SST changes force displacement of the Walker Circulation Southern Oscillation 思考题 北半球夏季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强于冬季的太平洋副高,为什么? 无论冬夏,中东太平洋热带辐合带(ITCZ)都位于北半球一侧,为什么? §5.3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5.4 南亚高压 1.具有行星尺度的反气旋环流? 2.是对流层上部的暖高压 3.具有独特的垂直环流 4.具有潮湿不稳定特征,对流活动非常活跃 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和大陆冷高压的异同 §5.5 赤道辐合带 1969年8月1日08时地面图 1969年8月1日08时700百帕图 §5.6 热带波动和热带涡旋 3 东风波的形成与移动 §5.7 云 团 2 台风源地主要在赤道两侧低纬地带的 八个海区 三 台风的移动及其预报 西移路径 转向路径 西北移路径 异常路径 问题: 台风登陆后往往路径西折,为什么? 因为台风登陆后,强度减弱,内力变小,在受力图上反映的 方向变化。 (五)台风疑难路径 Theories of Tropical Cyclogenesis Conditional Instability of the Second Kind (CISK) Theory developed by Charney and Eliassen (1964) 3 basic assumptions: Initial perturbation is a synoptic-scale wave Frictional convergence results in latent heat release above center of low-level cyclonic vorticity Magnitude of latent heat release proportional to Ekman pumping CISK In addition, atmosphere must be conditionally unstable Wind Induced Surface Heat Exchange (WISHE) Problems with CISK theory (Xu and Emanuel 1989) Tropical atmosphere generally not conditionally unstable, but rather near neutral to moist convection Latent heating does not directly transfer to an increase in kinetic energy (e.g. secondary circulation) Offset by adiabatic cooling and some radiative heat loss WISHE (三)台风形成的初始扰动 ITCZ中的涡旋(85%) 台风生成的四阶段模式 东风波扰动(10%) 三阶段模式:(1)波动阶段;(2)增暖阶段;(3)发展阶段 中纬度切断冷涡 热带高空冷涡 (四)台风发生、发展的外部天气学条件 冷空气影响:强冷空气使台风减弱,或使热带低压不能发展成台风;若冷空气加强了低层热带扰动的辐合作用。 对流层中层的流场(副高) 对流层高层的反气旋流场(南亚高压) 与高空急流的关系(图9.86-9.87) (五)台风的消亡 消失:台风登陆后,水汽减少,台风会迅速减弱,最后完全消失。 变为温带气旋。 五、台风的天气 主要的天气:暴雨、大风、风暴潮 (一)台风暴雨 1.台风本身产生的 2.与西风带、热带天气相互作用 3.地形产生的暴雨(台风登陆前就有) (二)大风 Sample Storm Surges Galveston, 1900 (6,000+ fatalities) §5.9 高原影响和高原环流系统 一、高原的影响 (一)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 1、高原的动力作用 气流的爬坡和绕流作用 2、高原的热力作用 夏季是热源;冬季是热汇 (二)青藏高原对500hPa副高断裂的作用 (三)青藏

文档评论(0)

卖报的小行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