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中.doc

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中.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的能力和限制就产生了权利能力的范围问题,权利能力范围是具体权利能力的外延。就具体意义而言,权利能力平等,必然意味着权利能力范围的相同。每个自然人主体权利能力平等,那么所有自然人可以享有的权利应该是相同的,做到这一点,必须自然人的主体性要素是平等的,生物体的人没有差异:老弱病残、聋哑智障,均一视同仁;身份也没有等级贵贱,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高官显贵、家父家子都没有任何差别。事实中,这不可能做到。如今的就业招聘,就连身高稍矮,也会受到歧视,不用说智力低下或有残疾的弱势群体了。法人也是一样,如果法人的权利能力平等,每个法人可享有的权利范围应该是重合的。事实上,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差别极大,法人的本质是具有团体性,团体性要素包含意思、财产和组织关系。三个要素的不同就会形成团体与团体之间本质上的差异。确定的意思必然分明、财产的多寡必然悬殊、组织关系的复杂程度必然差距,造成法人在人力、财力或是目的上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截然不同。因此,从具体的意义上,法人权利能力是不等的,有些观点认为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自然人权利能力相比只是特别的权利能力,正是对法人只从具体的角度看待,而没有抽象适用。  我们不愿意抛弃自然人权利能力平等的美好愿望,因为它负载了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成果:人人平等,所以我们忽略自然人本体和身份的差异,让权利能力蕴涵了人文的气息,对事实的不等视而不见,这是一种价值追求。当然,我们也可以忽略法人的本质要素的差异,让每个法人都能去做保险、开银行,让每个法人都能上市、发债券,立法者不作这样的选择,也是一种价值选择。是让法人之间有差别,还是让每个法人平等进军各个行业?我以为,我们以法人的本质要素去划分法人的能力时,就接近了事实的真面目。  第三节公司权利能力范围设计的法理基础——团体性要素  对于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各国法律一般都有规定,从一定程度上限制法人的权利能力。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法人的权利能力受到以下限制:其一,性质上的限制。即凡以自然人的天然性质为前提而为自然人专属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法人均无从享有和负担。如人身权、财产权中基于自然人的身份发生的赡养请求权、继承权等等;其二,法律上的限制。即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受到法律和行政命令的限制。如国外立法例普遍禁止有限责任法人充任其他法人的无限责任股东或合伙人,同时,除依法律或者章程规定以保证为目的的事业者外,法人不得担任保证人等;其三,目的上的限制。即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以其事业目的所必要为限。在登记设立法人,该范围须经过登记官署的核准。如我国《民法通则》第42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47]  法人的这些权利能力限制,不独大陆法系,就是英美也有相关规定。这些规定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规定?笔者认为,传统理论并不能从本质上说明问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这些限制是从法人本质的团体性出发,根据团体性的要素,分别限制法人的能力,总体可以分为:意思限制、财产限制和组织关系限制。这三种根据法人本质团体性要素,划分的对公司、法人的权利能力限制,可以包含传统民法理论对法人权利能力性质、法律和目的的限制,并可以总体上概括传统理论没有涉及的其他的限制。从我国公司法制度,结合其他相关规定和民法理论,可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意思限制  所谓意思限制,是根据设立公司时,投资主体设立公司法人的确定意思,从而对公司法人成立后的权利能力产生的限制。目的上的限制归于意思限制的范畴,意思可以分为表示行为、目的意思、效果意思、行为意思及表示意识,每一层都可能对公司自身形成限制。前文已经做过论述,公司中的意思、财产和组织关系三个要素是相互作用的,意思作为“人”的因素,支配着财产和组织关系。团体的形成必须有鲜明的目的性,否则团体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基础,目的意思于是就凸现出限制公司法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示行为、行为意思、效果意思和表示意识在理论上也可以对公司、法人形成限制,但由于各自的内涵不同,限制体现的形式和强度也可以不同。法律认知“意思”,是从形式上获得的,投资者设立公司的意思按照法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之后,意思表示的很多要素便已经体现完毕。如按照法定的程序申请、登记等等,就是对表示行为、行为意思及表示意识的限制。投资者选择独资企业或是有限责任公司或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有个法律上的预期,这是效果意思的体现。目的意思比较突出,呈现在公司的章程中,附着于公司的整个存活期间,并通过法律肯认的形式使其成为法人自己的“意思”,约束法人的行为,因而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目标。  我国《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公司应当在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库创作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