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结构数模验收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Ⅰ 白车身结构数模验收标准 PAGE 3 PAGE 1 白车身结构数模验收标准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各部件数模验收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各部件的冲压工艺性、焊接工艺性、涂装工艺性、装配工艺性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结构强度、各部件之间的密封、间隙及干涉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运动件运动分析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安全及法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白车身车身轻量化设计要求。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566-2009 乘用车外部凸出物 定义 3.1 白车身总成:是指包含车身骨架总成、左/右前门总成、左/右后门总成、发动机罩盖总成、后背门总成或行李箱盖总成、所有黑漆件在内的涂装之前的车身总成。 3.2 RPS定位点:RPS 是德语单词Referenzpunktsystem(定位点系统)的缩写,本标准RPS是指包含定位面、定位孔及所有定位点系统。 规范 数模通用要求 4.1.1 零件编号规则要按照《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及研究院关于零件编号的标准执行;数模名称、编号与BOM表名称、代号一致;整车坐标系统一;结构设计数模外表面与A面数模完全符合。 4.1.2 3D数据按要求分层存放;交付数据不允许有未倒角的棱边和未倒圆的,除A面外不可见的结构件型面及切边线要保证G1以上连续。 4.1.3 同一零件必须包含完整空间集合形态描述的无缝曲面、料厚指示线、圆孔法向指示线;型面不得有重叠、不允许有碎面及多余面线,同一型面一种颜色;料厚线起点要在零件数据型面上,数模可以沿料厚线偏移料厚;零件数据中要有实体数据.。 4.1.4 任何两个相邻钣金零件,如果其料厚指示方向相反,则该两零件间的搭接边距离应该恒为零。如果其料厚指示方向相同,两零件间的搭接边距离为其中一个零件的料厚; 4.1.5 3D数据树状结构要采用研究院规定的标准形式。总成数据结构树除表达本身的名称、代号之外还应表达所组成的零件和标准件名称及代号;零件数据结构树只表达本身的名称和代号,标准件不允许和零件数据在同一数据中; 4.1.6 轿车外部突出物符合汽车标准——《GB 11566-1995 轿车外部凸出物》法规要求; 4.1.7 结构设计形成的外表面理论面差为0;理论缝隙偏差±0.01; 4.1.8 卡扣底孔孔径尺寸及卡扣配合尺寸根据相关零件确认; 4.1.9 孔功能描述报告孔径尺寸、孔的位置应与数据符合;应做到不多孔、不漏孔;焊接螺栓、焊接螺母、自攻螺钉等的底孔孔径尺寸符合规定标准; 零部件RPS定位孔、定位面相关技术文件应与数据符合; 4.1.10 车门外板CAS面前、后门外抠手窝造型必须一致;外抠手把手空间不少于30; 4.1.11 车身总成悬置硬点及结构强度(承载式车身)应有CAE分析报告确认; 4.1.12 车身上发动机悬置安装硬点及结构强度应有CAE分析报告确认; 4.1.13 车身前、后桥安装硬点(非承载式车身)应有CAE分析报告确认; 4.1.14 车身钣金与底盘、电器、内外饰等零部件安装硬点应分别确认 ; 4.1.15 发动机盖与翼子板、前大灯、前、后保险杠理论间隙与主断面定义相符; 4.1.16 车身吊装孔、焊装工艺孔、漏液孔、排气孔、转运车用工艺孔均要与相关工艺部门沟通确认; 4.1.17 车辆维修支撑部位,操作方便支撑可靠; 4.1.18 保证整车通风性能,数据冻结之前做好室内空气流动分析。通风面积整车要求至少0.05㎡。 4.2 车身运动件校核 4.2.1 铰链布置及运动分析 : 前、后门开度:车门铰链实现门最大开度时大于限位器最大开度5-8o。后背门开度:后背门开度角一般在85o到100o之间,或者以后背门打开后最低点距地面高度为1850—2200mm作为设计标准;发动机罩盖开启角度在55°左右;铰链启角度应大于发动机盖开启角度3-5°; 前、后门铰链布置尽量加大上下铰链之间的距离、一般间距在350-400mm;确保上下铰链轴线重叠;车门边缘在开启和关闭的运动全过程中距最近障碍物间距不得小于2.5 mm;铰链的装配孔要注意其调整余量; 前、后门铰链旋转轴线内倾角1-3°;前、后倾角0-2°; 前、后门、后背门铰链刚度、固定点结构强度、刚度CAE分析满足门下垂控制要求; 后背门铰链安装方式和装配空间、铰链装配面密封性检查; 后背门铰链布置保证后背门

文档评论(0)

lz1742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