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0∕T 26—2020 冬小麦内麦366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内江市).pdfVIP

DB5110∕T 26—2020 冬小麦内麦366种子繁育技术规程(内江市).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 020. 20 B21 DB5110 四川省(内江市)地方标准 DB 5110/T 26一一2020 冬小麦内麦 366 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Protocol for Breeding Technique ofWinter Wheat Neimai366 2020 - 09 - 24 发布 2020 - 10 - 01 实施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110/T 26--2020 目IJ 1=1 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提出C 本标准由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辉跃、王相权、汪仁全、荣飞雪、杨杰智、关淑仙、主中光跃、王仕林、李明、 周海燕、王用军、陈新援。 本标准于2020年9月 24 日发布, 2020年10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I DB 5110/T 26--2020 冬小麦内麦 366 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川审冬小麦品种内麦366 的品种特征特性、种子繁育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品种内麦366在内江市行政区域内平坝、丘陵麦区等地繁殖和种植,其他地理 气候条件类似地区也可参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l 部分:禾谷类 GB!T 17320-2013 小麦品种品质分类 NY !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丘陵麦区;争作 指四川盆地丘陵区全地块种植小麦区域。 3. 2 间套作麦区 指四川盆地丘陵小麦/玉米/甘薯或小麦/玉米/大豆等问套种植区域。 3. 3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二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GB 4404.1-2008 ,定义3. 1 ] 3. 4 大田用种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GB 4404.1-2008 ,定义3.2J DB 5110/T 26--2020 4 品种特征特性 4. 1 品种及亲本来源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06年,以引进材料Ba1anda188为母本,自育新品系内4344 (组合,绵 阳26/92R133) 为父本。 2006年3月经人工授粉杂交组配,获得FO代种子。采用系i普选育法,经多年内江 和马尔康两地交叉选育稳定而成。四川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代号为内3664, 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内麦366; 审定编号)11 审 4. 2 植物学特征 幼苗半直立,分囊力较强,苗叶绿色,叶片宽度中等,叶耳白色,植株整齐,株高85cm左右。穗长 方型,小穗较密,小睡、数20个,穗粒数48. 4粒,千粒重39g~48go 短芒、颖壳白色,籽粒红色,卵圆形, 粉半角质,饱满度一级,腹沟深。护颖茸毛少,椭圆形,方肩,籽粒冠毛较少。 4. 3 生物学特性 全生育期178d左右,春性,成熟期与试验对照品种绵麦37相当:抗倒性较强:抗病性较好。经四川 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4. 4 品质特性 2014年农业部谷物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