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
国
秦 历
汉
服 代
饰 服
饰
赏
析
知识点8: 《后汉书·舆服志》中的服饰制度
教学目的:
以 《后汉书 ·舆服志》为依本,具体阐述服饰制度的构成,包括涉
及人物、等级划分、服饰等第等。
内容纲目:
(一)服饰制度结构 (三)朝服的等级设置
(二)祭服的等级设置 (四)后妃服饰的等级设置
(一)服饰制度结构
1、汉服饰制度的特点
汉代服饰制度与周礼中的制度还有有比较大的差异:
(1)汉制认为服饰制度起源于黄帝、尧舜。
(2)汉制的服饰要素是首有冠冕缨蕤,上衣玄,下裳黄,并有章纹。天
子、公、侯伯、子男、卿大夫章纹分别为十二、九、七、五、三。
(4)汉制尊崇古制,而非周礼,不用六冕,只用衮冕。
(5)汉制旒冕只有在祀天地明堂时穿戴,其他祭祀都穿袀玄长冠,五郊
随各方颜色而变。
2、 《后汉书 ·舆服志》的文本结构
汉制服饰种类分为祭服和常朝服两种,其特点是 (1)服饰以首衣命名,
依次为序; (2)佩玉、佩刀、佩双印、绶等的规定十分详细。
第一部分:以首衣名为排列顺序,依次介绍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
爵弁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
巧士冠、滥非冠、滥敌冠、樊哙冠、术氏冠、鹖冠、帻。
第二部分:不同身份者的佩玉、佩刀、佩双印、绶规定。
第三部分:女性服饰的规定,分为祭服和朝服两种。
第四部分:结语,对前述中需要补充和说明的部分以及赞语。
(二)祭服的等级设置
1、冕冠的等级规定
“冕冠,垂旒,前后邃延,玉藻。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
缘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
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皆有前无后,各
以其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 (《后汉书 ·舆服志》)
汉朝冕冠的等级区分包括旒数、珠的材质、前后垂、组缨。
天子:12旒,白珠,前垂4寸,后垂3寸,绶彩色组缨
三公诸侯:7旒,青玉珠,前垂无后,绶彩色组缨
九卿:5旒,黑玉珠,前垂无后,绶彩色组缨
2、章纹的等级规定
汉朝冕服天子十二章纹,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卿已下用
华虫七章。除此以外,章纹的制成工艺有所不同。
天子:12章纹,刺绣
三公诸侯:9章,织成
九卿:7章,织成
3、大佩的等级规定
汉朝冕服中的大佩是由采组将组玉转相连接而成,并且加上双印和佩刀构成的,
也称作 “绶”或 “縌绶”。縌的长度为三尺二寸,天子用白玉,公卿诸侯用于
冕旒相同的玉。双印和佩刀根据身份也有不同。
天子:白玉双印;佩刀黄金通身貂错,半鲛鱼鳞,金漆错,雌黄室,五色罽隐
室华,加翡翠山,纡婴其侧。
诸侯王:青玉;白玉双印;佩刀诸侯王黄金错,环挟半鲛,黑室。
三公 :青玉;白玉双印;佩刀纯黑,不半鲛。小黄门雌黄室,中黄门朱室,童
子皆虎爪文,虎贲黄室虎文,其将 白虎文,皆以白珠鲛为钅剽 口之饰。
九卿:黑玉;白玉双印;佩刀同三公。
4、绶的等级规定
汉朝根据绶的质地、长度、颜色、密度来区别身份。
乘舆 (天子):黄赤绶,四采,黄赤缥绀,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
诸侯王:赤绶,四采,赤黄缥绀,淳赤圭,长二丈一尺,三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