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3富文本 塞罕坝位于 河北省 承德市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 塞罕坝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山川险峻,里程适中的 漠南蒙古游牧地。康熙大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季狩猎的古代礼仪,同时锤练满族八旗的战斗力,实行怀柔政策绥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等巩固国家政权的多种政治因素,以 喀喇沁、敖汉、翁牛特等部 敬献牧场,肇开灵圃,岁行秋狝的名义,设置了木兰围场,将木兰秋狝定为祖制。史学家称之为肄武绥藩。 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而不复存在。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 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林场、阴河林场的基础上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1968年归河北省管理,现为省林业局直属单位)自此塞罕坝定名。四十多年来,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两代知青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和人间奇迹。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1993年5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内风景资源丰富,景观独具特色,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2007年8月1日,河北塞罕坝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材料2:“种好树,管好树,用好树”——河北省塞罕坝55年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新华网) /news/show/113605/ 12月的塞罕坝最低气温已超过零下30摄氏度,7级风不时打到人们脸上,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塞罕坝人正披着大衣热烈讨论着来年病虫害防治计划,打算继续大干一场。   1962年以来,塞罕坝林场的三代创业者,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高寒荒漠上,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攻克艰难险阻,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艰苦创业“种好树” 荒漠崛起万顷林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林场现有职工1965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历史上,这里曾森林茂密,到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塞罕坝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茫茫荒原。   面对严峻形势,1962年,党中央组织全国各地的369人组成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开始“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林场第一批建设者、现年77岁的赵振宇回忆说,“一个窝铺住进20人,没有门板,就用草苫子代替。早上起来,屋内到处是冰霜,褥子冻结在炕上。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就着咸菜,喝着雪水。”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塞罕坝建设者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将一株株希望的树苗栽到荒原上。到1984年,塞罕坝人累计造林4.8亿余株,保存率达70.7%,创下全国造林保存之最。   “造林地选择是先易后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副场长陈智卿说,“最难的地块目前人力已无法挖动,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利用勾机挖,一挖一打火,冒着青烟。在这种情况下,5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已完成7.5万亩石质荒山造林。再有两年,剩下的1.4万亩将全部绿化。届时,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科学求实“管好树” 像抚养孩子一样抚育树木   塞罕坝务林人总深有体会地说:“种树比抚养孩子还不易,孩子不舒服了会哭闹或者直接表达出来,但树木出问题了自己不会说,你必须细心呵护才能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树木茁壮成长。”   “从一颗幼苗长成大树,要经过育苗、规范植苗、松土除草、割灌、修枝等不同工序,经过四五轮抚育,才能长成现在的大树,每个环节都要科学规范管理。”塞罕坝下属的阴河林场场长赵立群说,“这就是塞罕坝倡导的‘三分种、七分管’的道理。”   “树不是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