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同学们好! 1953年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边计划,边执行、边修正 的方式全面展开。 邓小平有句话说得好,“农业搞不好,工业发展很困难。”农 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在发展的过 程中,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现代科技文明,都 离不开农业发展的支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第二个知识 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了解当时,我国是如何变革生产关系,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正文】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 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 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 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的日子离我们 已经越来越远了,年轻的你们根本不熟悉传统农具的使用方法, 甚至连它们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建国初期,中国农业是一种传统 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你们的爷辈们就是用这些传统的农具 1 从事个体经营方式的农业生产,这种个体经营方式,存在许多个 体生产所难以克服的困难,还是靠天吃饭。一旦遇上天灾人祸, 只能卖地卖房,好不容易翻过来的身又翻了回去。真是“辛辛苦 苦三十年,一夜回到了旧社会”。同时,落后的生产关系,使农 村生产发展缓慢,无法给工业提供足够的原材料和广大的销售市 场,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都受到了影响。面对农村出现的新 问题和为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 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电影 《金光大道》就是对芳草地农业社会改造的描写。农民 刘祥妻子生病,两个孩子还小,家里缺少农具,没有牲畜,到了 耕种的季节,无法及时耕种,眼看翻了半截的身又要翻回来。在 这种情况下,党员高大泉带领大家伙,帮助刘祥种地。从图片中 我们可以看到耕种在没有牲畜的情况下,5人在前面拉犁,1人 扶犁,1人播种,共需要7人才能完成。只有走互助合作,穷帮 穷来种上广大农民的地,才能奔向社会主义。只有组织起来,走 合作化道路,才是一条金光大道。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 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 期涌现出来很多典型,最著名的是山西的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办 的李顺达互助组和河北遵化县西铺村整个国家的形象的”穷棒子 社”。 1952年河北遵化县西铺村一位叫王国藩的农村党员带领 乡亲们办起生产合作社,当时全社23户贫农,大家都穷得很, 2 社里牲畜只有一头驴,还只入社了3条驴腿,另一条驴腿归社外 农民所有,其它生产资料也很缺乏,社员们投不起资,人们都管 他们叫”穷棒子社”, 又被戏称为 “3条驴腿”。就是这样一群 穷棒子靠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农业合作社。他们没有依靠国家 的贷款,而依靠他们的劳动到离他们村35里的深山里去打柴, 卖钱添买生产资料。”穷棒子社”从三条驴腿起家,依靠自己的 力量,克服重重困难,第一年的粮食产量,就超过互助组上年平 均产量将近一倍,用事实对那些散布合作社要 “穷散架 “的人, 做出了强有力的回答。”穷棒子社”一年取得的巨大变化,使西 铺村更多农民看到了合作社的优越性,它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 引着社外农民特别是那些比较贫困的农民的心,他们迫切要求入 社。毛泽东知道后对穷棒子社的经验极为称赞,他豪情满怀地说: “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不能在 几十年内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 策。 1950年6月30 日开始,我国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 “地主、 富农、中农、贫农、工人”,中农又分“上中农、中农和下中农”。 贫农和下中农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这部分人缺少生产工具, 最需要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根据当时农村的实际情况,党制定并 贯彻执行了依靠贫下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 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这使农业合作化有了坚实的阶级基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