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二级密勒补偿运算放大器的设计说明.docxVIP

CMOS二级密勒补偿运算放大器的设计说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专业整理. . .学习帮手. 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课题:CMOS 二级密勒补偿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姓 名: XXX 专 业: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学 号: 1115103004 日 期 2015 年1月17日 指导教师: XXX 国立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CMOS二级密勒补偿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1:电路结构 最基本的CMO二级密勒补偿运算跨导放大器的结构如下图,主要包括四部 分:第一级PMO输入对管差分放大电路,第二级共源放大电路,偏置电路和相 位补偿电路。 VOD |pl7M5|^ |pl7 Cc M12|i—hE113!毎一綴GND M12 |i—hE113! 毎一綴 GND 第二脱 负找 2 :电路描述: 输入级放大电路由M1~M5成。M1和 M2组成PMO差分输入对管,差分输入 与单端输入相比可以有效抑制共模信号干扰; M3和M4为电流镜有源负载;M5 为第一级放大电路提供恒定偏置电流。 输出级放大电路由M6和M7组成,M6为共源放大器,M7为其提供恒定偏置 电流同时作为第二级输出负载。 偏置电路由M8~M1赁口 Rb组成,这是一个共源共栅电流源,M8和M9宽长比 相同。M12和M13相比,源级加入了电阻 Rb,组成微电流源,产生电流lb。对 称的M11和M12构成共源共栅结构,减少了沟道长度调制效应造成的电流误差。 在提供偏置电流的同时,还为 M14栅极提供偏置电压。 相位补偿电路由M14和Cc组成,M14工作在线性区,可等效为一个电阻, 与电容Cc一起跨接在第二级输入输出之间,构成 RC密勒补偿。 3:两级运放主体电路设计 暂时不考虑调电m M14.愴出电路的等我橈型*如图2.3所示 Cc 十vid 十vid 图 图22等枚电路模型 由于第一级差分输入对管 M1与M2相同,有 G讪=g讪=g也 R1表示第一级输出电阻,其值为 则第一级的电压增益A = 则第一级的电压增益 A =实1尺=g閃2亿2 ro4 ) 对第二级,有 第二级的电压增益 第二级的电压增益 A = ~Gm2R2 = |ro7) 故总的直流开环电压增益为 九=4 九=4爲二-g说g加(金 将VGS-VT简场作 Vqst 有 而电阻Q由下式决定 TOC \o 1-5 \h \z 1 VfL r = = 0 ; I 1 八 TS fDS 所以 上丸中仅包含工艺参数A和役计赛敕认詰十由于A足工艺给定、所沃也路的直;庇增益仅 取决于过驱动电压. 4:偏置电路设计 偏置电路由M8~M13构成,其中包括两个故意失配的晶体管 M12和M13电 阻RB串联在M12的源极,它决定着偏置电流和gm12所以一般为片外电阻以 保证其精确稳定。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 M12的沟道长度调制效应,采用了 Cascode连接的M10以及用与其匹配的二极管连接的 M11来提供M10的偏置电 压。最后,由匹配的PMO器件M8和M9构成的镜像电流源将电流IB复制到M11 和M13同时也为M5和M7提供偏置。 下面进行具体计算。镜像电流源 M8和M9使得M13的电流与M12的电流 相等,都为IB,从而有 而由电路可知 ZsS13 二 ^GSIS 十 LRr 联立上式可以得到: 整理得:2/sKPn(W/L\ 整理得: 2/s KPn(W/L\3 务 l I D K耳(W/弘 e KPn{W!L)vRl\^{WlL] 可以看到,IB仅以电阻RB和M12,M13的尺寸有关,不受电源电压的影响。 二:计算参数 对于M0S1宽长比的设计,可以先选择合适的过驱动电压,然后分配合理 的电流,最后再计算宽长比。通常先选择过驱动电压为 0.1V~0.2V,如果是已知 跨导,就可以计算其电流和宽长比,如果是预先分配电流,也可以计算其跨导和 宽长比。 设计步骤: :选择Cc的大小。与Cc相关的是单位增益带宽、输入积分噪声、z1位置和 压摆率。Cc增大大有几个好处,增强极点分裂功能,降低输入积分噪声,降低 第二级功耗,提高相位裕度,但缺点是降低了 GBW和压摆率。而且Cc的选择和 负载取值有关,所以我们尽量增大Cc,前提是满足压摆率指标,然后增加gm1以 提高GBW在IDS1不变的前提下,gm1的提高可以通过降低 VDSAT1得到。本设 计中负载是3pF,考虑寄生电容存在,选取 Cc初值为1.8pF,在后面的步骤中 可以通过迭代调整Cc的值。 :相位补偿,选取gm6= 3.2gm1。 3:选择过驱动电压,VDSAT1降低有助于提高共模输入围,增大输出摆幅,降低 输入失调电压,提高电压增益,提高共模抑制比,提高负电源抑制比。另外,在 同等电流前提下,过驱动越小,跨导越大。所以 VDSAT1尽量取小比如0.1V。 4:分配电流。第一级电流增大有助于提高gm1,提高SRint,这里取ID

文档评论(0)

cooldemon06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