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技术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2021实用版.doc

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技术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2021实用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技术方案 一、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类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及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慢阻肺病情长期牵延,不断加重,不但影响个人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约为9.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慢阻肺的疾病负担居第四位。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年)》,提出一系列慢性病防控具体目标并设定了阶段性目标,其中,与慢阻肺防控相关目标主要包括:70 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2020 年由基线11.96/10 万下降10%,2025 年下降15%),40 岁以上居民肺功能检测率(2020年达到15%,2025 年达到25%)及控烟、慢病示范区建设目标等。 为及时掌握XX区居民慢阻肺流行情况、人群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慢阻肺防控政策、干预策略和效果评价,在全区居民中开展慢阻肺监测。为规范监测工作开展,特制订本技术方案。 二、目标 通过开展慢阻肺患者监测报告,系统、连续的收集、整理慢阻肺发病信息,掌握人群中慢阻肺发生、发展状况、人群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慢阻肺防控策略与措施,开展防控效果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三、报告内容 1.报告对象:全区所有户籍和常住居民,由基层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为慢阻肺(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辖区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报病单位,包括区及区以上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科医院和民营医院等。报告单位负责接诊及调查的相关医生为报告人,报告单位有专人负责报告工作。 3.报告内容:填写项目包括门诊号、住院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户籍地址和实际居住地址等基本信息;疾病诊断、诊断依据、诊断时间、是否首次就诊、确诊单位等疾病信息;以及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等原因。详细见《XX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报告卡》(下简称“监测报告卡”)(见附件1)。 四、信息收集与报告方法 (一)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急诊、检验科室、病房等就诊发现的首次确诊的慢阻肺(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或在XX区以外医疗机构已经确诊,但在该报病医疗机构为初次就诊的患者。 对需要报告的病例,由接诊医生实时手工填写《监测报告卡》,报告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质量审核后录为Excel文档后于每月10日前上报区疾控中心。具有HIS系统的医疗机构,可以按照《监测报告卡》填写项目导出HIS相关信息,经核实、完善相关信息、剔除重复报告病例后于每月10日前上报区疾控中心。 (二)死亡补发病 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收集、审核《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工作人员,对于因慢阻肺(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为J40-J44)导致死亡的病例,应及时与慢阻肺报告人员核对,发现未报病例应及时与主管临床医师联系,若为需要报告的病例则补填《监测报告卡》。 区疾控中心负责慢阻肺监测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与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慢阻肺(包括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ICD-10编码为J40-J44)的死亡病例进行核对,若发现应报而未报病例,需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补报《监测报告卡》。 (三)基层监测组织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结合日常工作,发现慢阻肺病例,应向上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进行报告,上一级医疗机构核实为未报的,需进一步调查核实诊断并填写《监测报告卡》。 (四)登记报告管理 区疾控中心负责慢阻肺患者监测报告的业务指导、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等。定期对《XX区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及重卡等进行检查和审核,及时反馈、督促报告单位核对和纠错。根据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检索后,发现并剔除重复上报患者。 五、质量控制? (一)加强组织 各相关单位应建立监测领导组织机构,负责疾病监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根据需要成立监测工作技术指导和咨询组织,指导和协助解决监测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完善报告系统,由经过培训的专职业务人员负责监测工作。? (二)健全制度?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发病报告管理制度、例会制度、个案核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工作督导与考核制度等工作制度。区疾控中心每半年对各医疗机构进行督导和质量评估,质量评估指标包括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审核率、漏报率、死亡补发病比例、肺功能检查诊断比例等。 (三)开展漏报调查 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配合区疾控中心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病例的漏报补报工作,如查阅就诊日志或

文档评论(0)

shundep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