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呼吸机使用法
一、使用前评估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生命体征及体重。
2、评估患者连接呼吸机的方式,如人工气道的通畅状况。
二、使用要点
(一)适应症
1、自主呼吸障碍。如胸廓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等。
2、通气不足导致的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如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3、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
4、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需过度通气代偿者。
(二)禁忌症
1、急性大咯血发生窒息或呼吸衰竭气道未疏通前。
2、低血容量性休克未纠正者。
3、肺大疱、气胸、纵隔气肿未进行有效引流前。
4、重症肺结核播散期。
5、支气管异物取出前。
6、急性心功能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
(三)呼吸机的通气模式
1、控制通气(CV 或 CMV)是指完全由呼吸机来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通气容量或气道压力的方法,适应于自主呼吸完全停止或较微弱的患者。
(1)容量控制通气(VCV):是以容量切换为基础的控制通气方法,呼吸机在容量切换的前提下控制患者的通气频率和通气量,以维持患者的呼吸,保证有效通气量。
(2)压力控制通气(PCV):是在压力切换的条件下,呼吸机控制患者的呼吸,具有气道压压力恒定的优点。
(3)间歇指令通气(IMV):是一种在每分钟时间内既有自主呼吸,又加以强制性通气,两者交替进行,共同构成通气量的机械通气方法。
(4)间歇正压通气(IPPV):是指呼吸机在吸气时相用正压将气体送入患者的肺内,呼气时相将压力降为零,使患者排气的一种通气方法。
2、辅助通气(AV 或 AMV): 是由患者控制呼吸频率,呼吸机控制呼吸深度,当患者呼吸深度不够时呼吸机开始工作,呼吸机与患者的呼吸具有同步性的通气方式。
(1)容量辅助呼吸(VSV):其特点是通气容量恒定,但需要患者的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的工作,目的是补充自主呼吸的不足。
(2)压力辅助呼吸(PSV):是在患者自主呼吸容量不足时呼吸机给予一定的压力辅助,使更多的气体进入患者肺内的通气方法。
(3)同步间歇指令呼吸(SIMV):是一种在间隔的时间内由患者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自动产生气流,补充患者呼吸的通气方法。
(4)持续正压呼吸(CPAP):是建立在自主呼吸基础上的一种通气方式。其特点是患者无论在吸气相,还是在呼气相,均给予一定的压力,为患者的自主呼吸提供一个较高压力的呼吸平台,让肺泡充分扩张。
(5)指令性每分钟通气(MMV)需要规定预定的每分通气量,呼吸机在工作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以达到规定的每分通气量。
3、辅助二控制通气是在辅助通气和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通气方式。最常用的通气模式是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其工作原理是在呼气末或整个呼气期对患者气道施加二个高于大气压的压力,阻止肺泡内气体的排出,从而增加了功能残气量,使肺泡不易塌陷,同时也提高了动脉血氧分压。
(四)呼吸机与患者的连接方法
1、面罩,用于无创呼吸机优点:简单易行,应用迅速,患者容易接受,常可不用镇静药物。缺点:容易漏气,不便于吸痰,气体易进入胃内,引起腹胀。
2、气管插管是最常用的连接方法。优点:导管气囊可以密闭气管导管壁, 防止上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进入下呼吸道;有利于吸痰。缺点:清醒患者不能耐受,需要使用镇静药。
3、气管切开是常用的连接方法。长期需要进行通气支持的患者(气管插管者插管时间大于 72 小时)应行气管切开。优点:维持时间长,有利于清除呼吸道深部的痰液。
(五)操作步骤
1、使用前,先开机检查呼吸机运转情况及呼吸阀是否正常。
2、设置呼吸机各参数,如每分通气量(潮气量 6-8 毫升/千克)、呼吸频率(12-20 次/分)、吸呼时间比(1:1.5-2)、给氧浓度、呼吸压力上限、触发灵敏度、湿化器温度等。
3、呼吸机与患者连接后应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腹部有无胀气。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发绀及血氧饱和度变化。
5、用呼吸机 30 分钟后査动脉血气分析,长期使用者监测血气分析 1-2 次/ 天,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呼吸机各参数。
6、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及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 15 秒。
7、注意气管套囊是否漏气,呼吸机各个环节有无漏气,防止呼吸机接头与气管套管脱开。
8、做好呼吸机保养和消毒,预防并发症。
(六)呼吸机的监护
1、呼吸机的应用效果:①持续监测 SaO2≥95%;②呼吸机应用 30 分钟后, 做血气分析和 PH 测定;③观察心率的变化。
2、随时监听呼吸机的运转声、报警声,及时查明原因,解除报警。临床上检查故障的规律:首先根据报警内容进行寻找,若无报警故障,应先检查电源、气源,再查看各管道及各衔接接头,最后观察呼吸机各参数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变化。
3、定容型呼吸机在工作中要重点观察气道压力,如气道压增高,提示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支气管痉挛、呼吸机管道堵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