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毛作品的艺术性与真实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论三毛作品的艺术性与真实性 摘要:三毛的作品在八十年代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于三毛作品评论界一直颇有争议。本文对三毛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类,并通过探讨三毛作品的体裁,揭示三毛的作品与”真实”的距离。 关键词:三毛;艺术性;真实性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14-02台湾文学的发展经过对”政治附庸文学”、”回归乡土”、”回归传统”的反拨后,80年代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平衡和多元化的发展时期。1979年后,人们很快认识了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等一批优秀的台湾作家, 80年代,琼瑶、三毛、席慕容等一批女作家,进入了大陆的文学市场。她们以其创作才华拥有遍及海峡两岸无数的读者。在海峡两岸的读者眼中,80年代最富于传奇色彩和性格魅力的台湾女作家,无疑首推三毛。 一 三毛本名陈懋平,三岁时自行改名为陈平。原藉浙江省定海县,1943年出生于四川重庆,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自幼敏感而自卑的三毛有着不愉快的求学经历,倔强而自尊的她因此弃学在家。在休学的期间,三毛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但是不愿与人接触,敏感而封闭。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跟随顾福生老师学习油画,这一个时期是三毛具有转折意义的时期,顾福生老师肯定三毛的人格,尊重她的选择,这使三毛长期压抑的精神有了慰藉,享受到了受人尊重、与人平等的快乐,感受到了人间纯真的友谊和温暖。三毛告别了自卑和封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开始积极主动的迎接人生。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关心下,三毛开始陆陆续续发表一些文字,并渐渐的走出封闭,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后出国学习、游历,留下了十八部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万水千山走遍》、《送你一匹马》、《闹学记》、《倾城》、《谈心》、《随想》、《我的宝贝》、《滚滚红尘》等。 二 三毛的作品和那些的”三毛的故事”,曾令无数读者如痴如醉。评论界对她的作品存在较大分歧。有人称其作品是她生活的真实纪录;有人将她的作品当成自传体小说、”私小说”或”纪实性自我小说”。也真可谓众说纷芸,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三毛作品的多面性、多元化的接受倾向。 在三毛的作品中,差不多都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叙事,以”我”的足迹、”我”的声音、”我”的倾诉行文,而且纵观三毛作品中的人和事,大都有确有出处,而且三毛本人也一再强调”我的作品,也是我生活和遭遇的纪录与反映” [1];”因为没有写第三者的技巧和心境,他人的事,没有把握也没有热情去写” [2];”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3]”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缘故,有人便将三毛的作品归结为”个人自传”甚至”私小说”。 为考证三毛作品的真实性,有一个叫马中欣旅行作家,将三毛的足迹走了一遍,发现现实与三毛笔下所描述的不尽相同。沙漠生活并没有像三毛笔下的一样,她与婆家的关系也并不好,三毛的婆婆一直对她与荷西的婚事耿耿于怀,甚至他们的夫妻感情也并不像三毛描述的那样和谐美好。马中欣便以三毛好友及知情者的身份,写了题为《”当代徐霞客”谈三毛》的文章,并集书出版,要将三毛的”面纱”一层层揭开,使人们看到一个撒谎、虚伪、诱拐男人的三毛。 此插曲的真实性有待考究。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法来看待三毛的作品。如果是”个人自传”,当然应该以”真实”为第一要义,但三毛的作品,真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个人自传”吗?早在五四时期,郁达夫信奉并提倡的一个著名文艺观点:”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序传”。但通过人们的考究发现,郁达夫的作品并不等同于郁达夫的自传,而是作者精神世界再创造的产物。同样我们也不难发现三毛的作品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自传”。 三毛的作品中,处处充斥着的是人情、人性的温暖,亲情、爱情、友情是三毛作品的主题,”自我”围绕着这些情义,展开一些故事,篇篇都是感人至深,在她的作品中,很少提及那些丑恶、奸诈、残酷的一面,这一点,三毛自己也承认”我说过我写作是对我自己的生活和遭遇的纪录与反映,不过,当我写到一些鬼哭神号或并不能令人太愉快的场面时,我还是会省略掉或用剪接的方法把它略过不提。” [4]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三毛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世界是经过了作者的提炼、过滤、加工、雕凿而成的,并不能算作者的”个人自传”。 那么,三毛的作品可以归为”私小说”吗?”私小说”也称”自我小说”,产生于日本大正时代。 “私小说”一词于1920年开始散见于当时的报刊上。1924年至1925年间,久米正雄发表《私小说和心境小说》,宇野浩二发表《私小说的我见》等,认为私小说是日本的纯文学,是散文文学的精髓,竭力加以推崇,从而引起文坛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