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的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的分析 事故名称: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 失事日期: 1985年8月12日 坠毁地点: 日本 群马县高天原山 事故原因:压力盘破损压差致 垂直尾翼脱落 事故简介: 日本航空 123号航班 空难事件班机为波音 747,飞机编号JA8119[1]。搭载509名乘客及15名机组员,从日本 东京的羽田机场,预定飞往 大阪伊丹机场。飞机因维修不当造成飞行时尾部压力罩破裂发生爆炸性减压并失去 液压操纵,飞机在 群马县御巢鹰山区附近的 高天原山坠毁,520人遇难。 事故经过:出事的JAL123航班为这架飞机当天预定飞航的第五个航班。到达大阪后折返的JAL130班机原本是当天最后的一班大阪往羽田班次,因此当时自羽田起飞的JA8119机上共搭载了能够飞行3小时15分钟、足够直接返航不需在大阪进行补给的燃料。 JAL123航班的飞行计划为:18时00分自羽田国际机场起飞,起飞后向西南方向直飞,到达伊豆大岛后转向朝西方直线飞行,直至和歌山县 串本町上空后以 顺时针方向绕行约135度之后朝东北方进场,预计18时56分到达伊丹机场 但起飞12分钟后,在相模湾爬升时(23900呎),突然发生巨响,机舱内发生爆炸性减压,机尾卫生间天花板崩塌,液压系统也故障,事后调查显示此时垂直尾翼更有一大半损毁脱离。机长决定回航至羽田。其后航机因液压油渗漏而引致操纵面板无法控制,30分钟后,飞机在高天原山坠毁,前半部撞山起火燃烧,后半部滑落山腰。 事故原因: 1、机械故障 1.1978年6月2日,该飞机在大阪的伊丹机场曾损伤到机尾。 2.机尾受损后,波音公司没有妥善修补,正常需要二排铆钉,但维修人员只是将损伤的部分补了一排铆钉,所以增加了接合点附近金属蒙皮所承受的剪力,使该处累积了金属疲劳的现象。 3.该处的压力壁在损坏后,造成四组液压系统故障(液压油泄漏),导致机师无法正常操控飞机。 2、人为因素 机组人员在缺氧环境下,判断力受到影响。机长在事故发生后表现出的反应迟缓——多次未对同事请求和塔台呼叫做出反应且操作失误——在高空缺氧下没有选择下降至可呼吸状态 在随机工程师提出使用供氧设备表示肯定却没有执行 在已经失去对飞机的控制以后依然固执己见选择飞回羽田机场而不是就近迫降)也受到一些批评,可能是机组人员在缺氧环境下,判断力受到影响。 FHA分析:根据以上信息,机尾受损后,由于维修人员的错误维修,使接合点附近金属蒙皮所承受的剪力增大,导致该处累积了金属疲劳的现象。进而导致机舱内发生爆炸性减压,机尾卫生间天花板崩塌,垂直尾翼有一大半损毁脱离 液压系统故障,而因液压油渗漏引致操纵面板无法控制,最终导致坠机惨案。 FHA分析表—— FHA分析表.xlsx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