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狂犬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毒简介】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属于 RNA 病毒,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
(lyssavirus) 。病毒形态一端钝圆,一端扁平,似子弹,直径75~80nm,长 175~200nm 。内
层为核壳,含 40nm 核心,外层为致密的包膜,表面有许多丝状突起,突起物远端为槌状。
整个病毒表面呈蜂窝状的六角形结构。病毒的基因组为负链单股 RNA ,分子量为4.6 ×106。
病毒基因组长 11932 个核苷酸,其中约 91%的核苷酸参与编码五种已知的结构蛋白,即糖
蛋白(GP)、包膜基质蛋白(M2P)、壳体基质蛋白(M1P)、核蛋白(NP)和转录酶蛋白(LP) 。基因
组 RNA 与 180 个 NP 分子结合成核糖核蛋白(ribose nucleoprotein,RNP) ,使RNA 受到良好
的保护而不被降解,同时也为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结构基础。M2P 是狂
犬病毒最小的结构蛋白(分子量仅为 25 ×103),它可连接病毒外膜及膜上GP 和核壳。GP 是
一种典型的跨膜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病毒具有神经毒性,同时可诱发宿主体内
产生中和抗体和刺激细胞免疫,对狂犬病病毒的攻击有保护作用。NP 为狂犬病毒的群特异
性抗原,可使机体产生补体结合抗体。NP 诱生的抗狂犬病毒保护力是由各种细胞因子(如抗
体、单核因子和淋巴细胞等)参与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还能对中和抗体有促进作用。狂犬病毒
GP 和 NP 还可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
狂犬病病毒有两种病毒株:A )自然病毒(街毒):能引起狂犬病的天然病毒株,毒力
强。潜伏期长(脑内接种 15~30 天以上) ,能在涎腺中繁殖,各种途径感染后均可使动物发
病。可接种于鸡胚,鼠脑。也可在地鼠肾细胞及二倍体细胞中培养生长。从人与动物分离的
病毒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野毒株,亦是人或动物发病的病原体;B )固定毒:由于街病毒连
续在动物脑内传代(50 代以上)后,毒力减低,潜伏期缩短,并固定在 3~6 天,对人和犬失
去致病力,不侵犯唾液,不形成内基体病的毒株。固定毒对人的致病力明显减弱,但仍保持
很好的抗原性,注入人体后可刺激抗体生成,故可用以制备疫苗。抵抗力不强,在 56℃30
分钟或 100℃2 分钟条件下即可灭活,但在 4 ℃和 0℃以下可分别保持活力达数周和数年。一
般消毒方法,如日晒、紫外线、甲醛以及季胺类消毒剂(新洁尔灭等)均能将其杀灭,故被
狂犬咬伤的伤口可用新洁尔灭冲洗。狂犬病病毒可在鸡胚、鸭胚、乳鼠脑以及多种组织培养
(如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等)中生长,故可用这种方法从病人或病兽体内分离病毒和
制备疫苗。所有温血动物均可受染本病,但大多数地区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犬(约占 90 %),
病猫、病狼次之。在犬、猫狂犬病已经得到控制的地区,传染源主要是野生动物,如西欧、
北美的狐、臭鼬,中南美的吸血蝙蝠、食虫蝙蝠等。病人传染健康人的可能性很小,故也应
注意隔离。病犬、病狼等的唾液中含病毒较多,于发病前数日即有传染性。
狂犬病毒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 乙醇、氯化汞和季胺类化合物如苯扎溴铵等灭
活。其悬液经 56℃ 30~60min 或 100℃ 2min 即失去活力,但不易被苯酚和甲酚皂溶液杀
灭。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被感染的组织可保存在 50%的甘油内送检。
用抗狂犬病毒核壳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将狂犬病毒及其相关病毒分为五个血清型:1 型
-典型的狂犬病攻击病毒标准株(challenge virus standard,CVS);2 型-拉哥斯蝙蝠狂犬病毒
(logosbat virus);3 型-莫可拉原型株(Mokola virus);4 型-杜文海原型株(duvenhage virus);5 型-
包括欧洲蝙蝠狂犬病毒:EBL1 和 EBL2 。基因分型可分六型:即基因 1、2 、3、4 型分别与
血清 1、2 、3、4 型相对应,基因 5 和 6 型即为血清 5 型的 EB1 和 EB2 。血清2 、3、4 、5
型和基因 2 、3、4 、5、6 型又称为狂犬相关病毒,其中野外分布主要为 2 、3、4 型。
【发病机制】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主要通过神经逆行,向心性向中枢传播,一般
不入血。狂犬病毒含 5 种蛋白,即糖蛋白(G )、核蛋白(N )、双聚酶(L )、磷蛋白(NS )
及基质(M )等。后二者为小分子蛋白。G 可导致体内形成中和抗体,可对抗病毒攻击。N
导致的抗体但不具中和力,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 狂犬病发病过程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