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问题:
甲牛战争失败的原因?
答案:
甲牛战争失败的原因有:
一,活政府的腐败无能;
二,北洋水军军备力量有限,好多枪炮都是假的打不出来,子弹稀缺;
三,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的层层阻拦;
四,日本明治维新使之国力大增。
【相关阅读】
甲牛战争一一失败原因
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甲午战争前的军事实力已超过了日本, 但事实并不如此:
中国的北洋海军在1884年之前仍是“业洲第一”,但过了 1884年,由于 活朝官员认为海军以很强大,不懂得海军需要不断投入、持续更新,大大紧缩开 支。
反观日本:19世纪90年代超多地购买船只,全国上下的人民都支持。很快 日本的海军就远远超越了北洋海军。
要说海军在训练上比日本还要强了 一截,但比起陆军中国就差得更远了。 要比军队数量我们很占优势,但陆军人口的绝大多数是还停留在弓马的八旗军和 绿营军的战斗力极其低下,唯一还算有点近代化的军队居然大部分都是民兵。 但 即使是这样这些精锐部队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都与日本相差其远。
总的来说,中日甲午战争中除个别以外,中国的将兵都是尽职尽责的,但 仍无法挽回军事实力上巨大的差距。
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
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 输出具有个性重要的好处,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 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 争夺半独
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个性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 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 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从来没有停止过,但1884年中法战争后,由于列强之间忙于争斗,相对平静了
大约10年,中国政治家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在人们对西方列强的“友善”感到 庆幸的时候,东边的一个邻国正在虎视眈眈。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 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齐,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 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 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 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 领整个中国,启临印度。”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之后成为日本政要的 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 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大臣田中义一在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 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 服世界。”如果说这些议论还是一个“蓝图”,到了 1887年就十分具体了。日
本政府制定了《活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 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7年后,日本
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到达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几十年里将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 了 8次《扩充军备案》。甲牛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 31% 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 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果然,在天皇的感 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这不仅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 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牛战 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我国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 每一条 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 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 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活政府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决定就显 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
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祯,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 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最尔小邦”的阶段, “不以
倭人为意”。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充军备,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活政 府反而放松了国防建设,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从 1888年开始停止 购进军舰,1891年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
放下和丧失制海权是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在近代战争中,掌握制海权十分重要。所谓制海权,简单地说就是能使自 我一方在必须的海域自由航行而使敌方不能自由航行。 能否掌握制海权取决于海 军的实力和正确的战略。甲午战争的制海权主要指黄海海域。 黄海关系到三个半 岛,即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海上交通,所以黄海的制海权至关重要。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在朝鲜、中国一侧,日军届于跨海作战,补给线很长,
务必从海上运输。中国虽是内线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