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培训——中国台湾问题导游读本
第一章台湾概况
第一节祖国宝岛台湾
一、基础概况
(一)地理位置
1、台湾——中国第一大岛,世界海岛中排居28位
2、海峡最窄处只有130千米
3、台湾海峡北接东海,南通海南,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全长380千米。
4、台湾海峡水深大多为50米左右,最深不过100米
(二)土地面积
1、本岛面积3587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600千米
2、台湾省包含台湾本岛、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隶属岛屿,澎湖烈岛64个岛屿,共85个岛屿。
(三)山脉河流
1、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
2、山脉5个: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台东山脉
3、平原5个: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台东纵谷平原
4、盆地3个:台北、台中、埔里。
5、台湾大小河流608条,总长约4200千米。
(四)气候条件
1、台湾岛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气温22度。
(五)资源物产
1、森林面积2102400公顷,占全地域面积58.5%
2、农耕面积占土地面积四分之一
(六)行政区划
1、现在台湾全省2个“院辖市”21个县市
二、同宗同源中华文化
(一)人口约2300万
(二)民族:汉族98%,闽南人(泉州、漳州、福州)和客家人(广东潮州、揭阳、嘉应一带),少数民族38万
(三)哲学思想——孔庙
(四)共同语言文字:汉字、地方方言:闽南语和客家话;书写文字:汉字繁体
(五)相同宗教和民间信仰
1、佛教、道教及妈祖、关帝、保生大帝
(六)相承文学艺术——歌仔戏、高甲戏
第二节台湾社会
一、台湾政治演变情况
1、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蒋介石
2、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蒋经国
3、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李登辉
4、 3月——陈水扁
二、政权机构
“一府五院”总统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
三、经济情况
(一)财政金融:课税、专卖收入、课税收入、建设债收入
(二)农林牧鱼: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三)工交外贸:矿业、制造业、营造业、水电煤气
第三节宝岛风光
一、风景名胜
(一)山地风景区:玉山公园、阳明公园、太鲁阁公园、雪霸公园、阿里山风景区
(二)森林风景区:太平山、阿里山、八仙山
(三)湖潭水库风景区:日月潭、石门水库
(四)温泉风景区:北投、阳明山
(五)瀑布风景区——野人谷
(六)海滨风景区:北——野柳、西——大园、南——垦丁、东——大里筒
第二章台湾问题由来
第一节国民党发动发人民内战
一、台湾问题由来历史原因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进入台湾海峡地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扶持国民党政权。蒋介石则利用美国支持及朝鲜战争爆发后有利时机,对国民党进行改造,恢复和发展经济,最终在台湾站住脚,形成台湾和大陆对峙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第二节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
一、美国怎样插手台湾问题阻挠中国统一
美国政府扶持国民党残余势力,继续干涉中中国政,关键原因是美国从本身利益出发,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强大中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
第三节台湾问题和德国、朝鲜问题本质区分
一、台湾问题和东西德问题、南北朝鲜问题形成不一样原因
(1)台湾问题是中中国政遗留问题,属于中中国政。
(2)东西德分裂关键是因为国际外力干预造成,是一个国际性问题。
(3)朝鲜半岛南北分裂是关键是因为国际外力原因造成。
二、台湾问题和东西德、南北朝鲜问题本质区分
台湾领导人进行混淆性质类比和罔顾事实曲解,企图借以突显两岸是所谓“国和国关系”,为“两岸分裂分治”寻求依据,这是根本行不通。
第三章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发展
第一节了解台湾方针
一、武力解放台湾历史背景
1955年1至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
二、和平处理台湾
1、和平解放条件成熟
(1)伴随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署,标志着国际担心局势在趋向缓解,表明了包含亚太地域国家在内国际社会为恢复世界和平局面而作出努力。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三年恢复了国民经济,和大规模经济建设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环境和安定局面。
(3)1955年前后,国民党在台湾完成了“党改”、“土改”运动,岛内政局趋于稳定,台湾民众也不期望看到新战争。
2、中美谈判举行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有29个亚非国家参与会议,也称“万隆会议”。
3、“和平解放”提出
1955年4月,周恩来在访问缅甸期间和吴努总理会谈时说话,中国人民是愿意经过和平方法来解放台湾。
三、金门炮战和“一纲四目”提出
1、“一纲四目”指一纲:台湾必需统一于中国;“四目”:(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需统一于中央外,全部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于蒋介石、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