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州的婚嫁习俗
新娘临上轿,要放声大哭,谓之 “哭好命”。花轿出门,女家要放鞭炮,并
随即把门关紧,或以米筛置于门口,据说这样财气才不致被女儿带到婆家。在轿
起行不远,新娘从轿中掷出一把扇子,表示父母不必为她操心,称 “放心扇”。
花轿行列忌讳路遇另一迎亲队伍,谓之 “喜冲喜”。万一遇上,必须互换新娘头
上簪花,俗称 “换花”,以此破解。 花轿抵男家,新郎脚踢轿门三下,俗说以
此压服将来的雌威。轿门开,小姑捧柑桔让新娘触摸,意吉祥如意。新郎牵新娘
出轿,新娘起身复坐,如此反复三次,俗说此乃是显示新娘的尊贵。新娘下轿,
送嫁姆拿出挂在新娘轿后面的米筛 (上画八卦或阴阳太极图)遮其头上 ( 也有用
伞者),谓之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俗信结婚这天新娘妈最大,为避免触犯天
上之神,故以米筛遮日。也有迎娶选在下半夜天亮之前,新郎牵着新娘跨过门槛
时,新娘要跨过稻草火入大门进洞房,新郎由前到后替新娘揭头巾,同吃 “合婚
圆”。
中午是吃 “舅仔桌”。桌上摆 12 道菜,每动一道菜,都有吉语相伴。12 碗
中,6 荤 6 素,所有鸡、鱼、猪肉、蔬菜、瓜果均无禁忌。新婚之夜宴请至亲好
友邻里,母舅和舅祖坐中桌首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第一次鞭炮响,表示开
宴,第二次鞭炮响,表示宴毕。 散席后即转入 “闹洞房”,以层出不穷的花样将新
郎、新娘闹得十分尴尬,闹客以此为快。据说叫一个父母双全的健壮男孩在新床
上翻身打滚,会早生贵子。
翌晨,新娘 “出厅”给公婆敬甜茶,公婆以红包还礼。礼毕, 则到厨房拜
灶君。这天,娘家的兄弟要来探望,叫 “探房”,男家设宴款待。 第 4 日,新娘
偕新郎 “归宁”娘家,俗称 “做客”,父母设宴请新女婿。 “做客”一定于天黑
时前回婆家,带回各种礼品,其中必有象征 “好头好尾”的用红丝线捆绑的两根
带尾甘蔗,置于门后。有些地方新娘必须随带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用红丝线绑
脚),俗称带路鸡,寓意夫妇和睦相处,白头偕老。 30 年代,有知识界及开明人
士倡导移风易俗, 提倡文明结婚, 以 “集体婚礼”为时尚。目的在简化手法,节
省开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婚姻自主。1950 年颁布《婚姻法》后,逐步
改革封建婚姻陋俗,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除保留招嫁( 即合伙婚)、二婚
亲(男续弦、女再嫁)等俗外,诸如指腹为婚、童养媳 (即自小养女与自已的儿子
成婚)、纳婢(即富有者纳婢为妾)、寄房婚(即新娘与雄鸡举行婚礼,雄鸡代表离
家在外的新郎)、冲喜婚(即新娘与重病人成婚)、人鬼婚 (新郎与亡故的小姐成
婚,以木牌代表小姐亡魂行婚礼)等封建包办买卖婚姻之劣俗已消除。社会上婚
事新办十分盛行,一般不办酒席,不坐轿,举行集体婚礼、开茶会等形式,并出现
旅行结婚。 1980 年后,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讲排场的遗风又有所回潮。现行婚
俗, 多流行自由恋爱或旁人介绍, 同意后即订婚戴戒指, 分喜糖。盘担改包礼金
(礼金动则以万元计)由女方代办。结婚当天, 用鲜花或塑料花点缀轿车当 “新娘
花车”,嫁妆包括彩电、音响、影碟机、 摩托车等名目繁多的家用电器,结婚用
房装饰高档。城乡民间婚礼竞相铺张,普通家庭难以承受。
漳州节日习俗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民间最为重视的节日。人们黎明即起,燃放鞭炮,互道
恭喜,互相拜年。这天早餐闽南人一般不煮新饭,而吃除夕的“余饭” ,讨个吉利,
祈望来年“有余” 。漳州人则吃“甜面线” ,俗叫“长寿面” ,以喻长寿。初一起床后,
晚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要赏给晚辈“红包” ,即“压岁钱” 。正月初二,冰南人习
惯在这一天“请女婿” ,许多夫妻都携带儿女,回到娘家团聚。新中国成立后,春
节三天(初一到初三)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机关举行团拜,民间则举行游园活动。
漳州年年都举办“娱春园”里摆有各种商品,同时演出芗剧、木偶戏等文娱节目,
游园者云集,汇成人山人海。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历史上叫“上元”节,也叫元宵节。闽南人每逢这一天,都
要吃“元宵圆” 。夜间公府街悬挂各种花灯,有鸡灯、鸭灯、鹅灯、鱼灯、南瓜灯、
葫芦灯那样的固定花灯,也有风车灯、跑马灯、云龙灯、猴子灯、绞螺灯等会转
动的花灯。同时还放烟火和舞龙弄狮。漳州草花街是制灯啊场集中的地方,有许
多名匠。这一天晚上,凡是新婚的新娘,都要到附近的庙内拜佛,已得子女的在
这晚谢佛,无子女的乘此机会求佛赐给子女。新中国成立后,元宵闹花灯、放烟
火和舞龙弄狮等漳州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搞得更加热闹了。近几年来,花
灯都集中在中山公园,成为“灯海” 。各式花灯如百花齐放,艳丽多采。
清明:清明时,闽南一带要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