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中历史人民必修2课件:全册专题复习课.pptxVIP

2021版高中历史人民必修2课件:全册专题复习课.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复习课 专题一 ;【时空坐标】;【知识体系】 本专题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为主题,它包括:(1)一个核心: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2)四大线索: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从“工商食官”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手工业的发展,从严格控制到打破时空限制、相对宽松的商业的发展,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的落伍的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主题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及基本特点 1.共同因素: (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出版、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2.基本特点: (1)经济结构: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部分,农业是主体,手工业和商业是补充,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且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3)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4)工商业的发展:虽然作为农业经济的有益补充,但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6)经济政策:古代中国政府大多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还采取“海禁”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典例示范】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解题指南】 (1)一定考向:小农经济的特点。 (2)二抓关键:①材料中对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的描述“家给人足……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邻敦睦”等。②联系教材关于小农经济概念的知识,把握 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解析】选C。材料中未涉及土地的集中现象,故排除A。材料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场景,并不是有田者无力可耕,故排除B。材料中对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的描述“家给人足……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故C与题意相符。材料中“佃则有田”说明当时存在租佃关系,地权并未与劳动者完全契合,故排除D。;【创新思维】 “农本” 和“以农立国“思想是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手工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提示: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阻碍;以末致富,以本守业的观念。;【史料品读】 史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史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史料三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 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 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 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 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史料四 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 -1800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牛耕技术形成。   史料二反映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它的特点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史

文档评论(0)

139****81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