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莫言的评论
张闳:莫言更需要的是批评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该如何看待?莫言获奖会为中国文学带来什
么?这些问题可能会持续讨论下去。
莫言:中国经验的杰出表现者
莫言的写作, 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同时也传达了古老中国的内
在精神和声音。
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那一场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 改变了 20 世纪末
以来的中国文化的格局, 也对未来中国文化进程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小说家莫
言则是这场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的精神代言人。 从《透明的红萝卜》 和“红
高粱系列”的发表到现在, 莫言以自己特有的叙事方式、 语言风格和蓬勃的文学
创造力,在同时代作家中脱颖而出。 作为先锋派作家的莫言, 并未因其小说形式
上的先锋性, 而放弃对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境况的关注, 同时, 也并不因为对写
作的伦理承诺的恪守, 而把叙事艺术处理为一种简单粗劣的道德美餐。 而这两个
矛盾方面,正是当代中国作家难以解开的死结。 莫言以其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智慧,
为解开这一艺术死结提供了精彩的范例。
通过《红高粱》 《欢乐》 《天堂蒜薹之歌》 《酒国》 《丰乳肥臀》 《檀香刑》
《生死疲劳》 等杰作, 莫言以一个作家特有的立场和方式, 有效地介入了当下中
国的现实。 莫言的写作, 见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同时也传达了古老中
国的内在精神和声音。 这位中国北方农民的儿子, 用他语言的犁头, 犁开了古老
中国乡村沉默的土地, 从大地的深处开掘出钻石般光芒四射的文学矿藏。 莫言笔
下的中国大地, 是一个苦难与欢乐交织在一起的密林。 莫言的小说叙事, 有力地
披开了现实中国致密的荆棘丛, 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欢乐的世
界。他笔下的“高密东北乡”,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清晰而又精确的缩影,
其间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
生命的否定性的一面与肯定性的一面同在,正如死亡与诞生并存。
莫言不仅是中国经验的杰出表现者, 同时也是古老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忠实传
人,更是现代汉语文学表达的创新者。 他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气息, 同时又
闪耀着强烈的现代主义精神光芒。 他把典雅的古典气息与奇异的现代主义氛围交
织在一起, 形成了当代文坛上特异的“莫言风格”。 当他站在现代精神的高地上
俯瞰脚下古老的土地时, 他笔下的中国形象变得更加清晰, 更加触目惊心。 他把
肖洛霍夫的恢弘、马尔克斯的奇幻、拉伯雷的狂欢、蒲松龄的诡异、冯梦龙的清
澈、段成式的庞杂、 果戈里的诙谐和雨果的道德感融为一体, 他的小说语言激情
澎湃,宛如黄河泛滥, 冲刷出一片全新的语言河床, 在现代汉语写作史上留下一
道罕见的语言奇观。
对于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来说, 赞美之声无疑是不绝于耳。 事实上,
他更需要的是批评。 不过,在真正的批评到来之前, 先让我们祝贺一下, 为莫言,
为现代汉语文学。
张闳(文学评论家)
沉默者的胜利
关于文学的理想主义, 莫言说: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 是描写
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
值。”
2012 年 10 月 11 日 19 点,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人首
次摘得该奖项中的文学奖, 百年来的遗憾终于圆满。 然而,一些人会有新的遗憾,
因为莫言除了小说写作外, 在公共领域几乎是位沉默者, 这被认为是背离了诺贝
尔文学奖的“理想主义倾向”。不过莫言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超越党派、
超越政治。”
莫言饱看了太多中国农民的忧伤和苦难,以致将悲伤与愤怒打扮成无动于
衷。我见过对莫言小说最好的一句话评论是: “他笔下的所有人物都不具备同情
自己的能力。”这绝非指责莫言没有悲悯,相反,喜欢佛学的他,无论言谈还是
写作,都充溢着人道主义情怀,只是不肯露骨而已。
人们常常认为,只要名气足够大,又能写字,就是公共知识分子。这是一种
误会。就公共问题面向社会公众写作的知识分子, 才是公共知识分子。 作家可能
是公共知识分子,也可能不是。莫言恰好就不是。
三年前,莫言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讲过“歌德和贝多芬在路上并肩行走突
遇国王”的故事。他说“像歌德那样,退到路边,摘下帽子,尊重世俗,对着国
王的仪仗恭恭敬敬地行礼反而需要巨大的勇气”。 为什么?也许因为在艰难时代
长大的他, 深知驯服中藏着牺牲与妥协的意味, 而这同样需要勇气战胜自己的骄
傲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莫言像一颗种子从岩石缝里长出来, 渐渐长成树, 他
不会让自己轻易跌下悬崖。
莫言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自己创作源泉的报告, 他说:“饥饿和孤独跟我的故
乡联系在一起。在我少年时期,吃不饱、穿不暖,牵着一头牛或者羊,在四面看
不到人的荒凉土地上孤独地生存。 饥饿和孤独是我创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