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课堂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制惊厥 苯巴比妥 首选 负荷量20mg/kg,15~30分钟静脉滴入 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加10mg/kg 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每日3~5mg/kg 苯妥英钠 肝功能不良者用 安定 顽固性抽搐者加用 每次0.1~ 0.3mg/kg,静脉滴注 水合氯醛 50mg/kg灌肠 * 治疗脑水肿 控制液体量 每日液体总量不超过60~80mL/kg 颅内压增高首选呋塞米 每次1mg/kg 严重者用甘露醇 每次0.25~0.5g/kg,静注 每4~6小时1次,连用3~5天 一般不主张用糖皮质激素 * 新生儿期后治疗 病情稳定 智能 体能 康复训练 促进脑功能恢复 减少后遗症 病情稳定 病情稳定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 智能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 体能 智能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 体能 智能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 促进脑功能恢复 体能 智能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 病情稳定 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 智能 病情稳定 体能 智能 病情稳定 体能 智能 病情稳定 减少后遗症 体能 智能 病情稳定 促进脑功能恢复 体能 智能 病情稳定 减少后遗症 促进脑功能恢复 体能 智能 病情稳定 *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有惊厥的危险:与生后缺氧有关 2、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成熟有关 4、潜在的并发症:与缺氧损害程度有关 5、潜在的并发症:脑瘫 *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特殊护理 3、健康宣教 * 六、护理 一、主要护理问题 二、护理措施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定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缺氧或脑血流减少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其发病机理主要为脑缺氧缺血时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的神经毒性、氧自由基及再灌注损伤、Ca2+内流、及其他各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细胞毒和血管毒性作用。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病因都可能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 * 一、病因  缺氧是核心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 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一)母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 (二)胎盘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   (三)胎儿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过期产、先天畸形等。   (四)脐带血液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等。 (五)分娩过程因素:如滞产、急产、胎位异常,手术 或应用麻醉药等。    (六)新生儿疾病:如反复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心动过缓、重症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 二、病理机制 其病理基础是缺氧性脑病。基本病理改变是脑水肿和脑坏死。缺氧主要引起脑水肿及神经元坏死。而缺血主要引起脑血管梗塞及白质软化。 五种基本类型的病理改变为主: 1.脑水肿 早期最主要的病理改变 2.选择性神经元坏死 3.基底神经节大理石样变性 4.大脑矢状旁区神经元损伤 5.脑室周围白质转化 * 三、临床表现 (一)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Apgar评分1分钟3,5分钟6,经抢救10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 (二)意识障碍是本症的重要表现。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识减退、昏迷或木僵。 (三)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HIE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 (四)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可为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发作次数不等,多在生后24小时发作。 (五)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 (六)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临床症状以意识状态、肌张力变化和惊厥最重要,是区别脑病严重程度和后遗症的主要指标。 * ?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重度窒息。分别于生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进行,如婴儿需复苏,15、20分钟仍需评分。1分钟仅是窒息诊断和分度的依据,5分钟及10分钟评分有助于判断复苏效果及预后。 * 临床表现取决于缺氧持续时间 和严重程度,根据意识、肌张力、 原始反射改变、有无惊厥、病程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