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庐陵文化的演讲稿x】.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庐陵文化的演讲稿x】 篇一 “巍巍城郭阔,庐陵半苏州。” 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它是一种地域文化,是有史以来生活在庐陵一带的人们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思想、道德、观念、文学艺术等意识形态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等,指的是吉安的古、近代文化。它的精髓是“文章节义”,具体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青铜文化、陶瓷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科举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 庐陵文化的覆盖范围应包括秦汉时设立庐陵县、郡所辖地域,以吉泰盆地为中心,辐射开去。不仅现在吉安市所辖两区、一市、十县属庐陵文化圈,与赣州、抚州、宜春、新余接壤处也受其影响,如莲花和兴国赣县、乐安等部分区域,不少文化传统内涵与庐陵文化是相似、相通的。 “博大精深,优美典雅,刚正义烈。” 庐陵文化重视教育,科举兴盛。从隋至清的千多年间,朝廷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于是科举考中进士的多少,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文风是否昌盛,文化是否发达,人才是否众多,声望是否显扬的重要标志。庐陵地区考取的进士近3000名,而文化发达的苏州只1771人,就一个州府而言,是全国最多的。明代有两届科考,前三名都是吉安府人,“双连冠”在全国更是绝无仅有。共考取状元16名,名列全国前茅。隋唐以后,官员多从举人、进士中任命,正宰相江西共28人,其中吉安就有8人,占28.6%;还有副宰相9人和众多的尚书、巡抚。他们的为人行政,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为国家、为社会做了大量有益的事情,有的为国捐躯,名留青史,好几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崇尚文化,成就突出,文学家、思想家多。《全宋词》中作者1397人,其中江西174人,占12.5%,居全国第二;吉安有52人,占全国的3.7%,占江西的29.9%。《哲学大辞典》收江西宋明时哲学家50人,其中吉安10余人。他们有的是全国一流的哲学家,站在时代的前列,为追求理想奋斗不息。庐陵还培育了许多史学家、地理学家、农学家、教育家等。他们博学多识,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 它拥有忠贞节烈的精神和刚正坚毅的品格。欧阳修、文天祥、胡铨、杨邦义、解缙、李时勉、刘球等,是庐陵先贤中的杰出代表;还有不少清官、义士、烈女等,他们饱读诗书,受到“忠君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家思想熏陶,都很讲忠义,讲气节。这种精神必然影响到庐陵的文风、士风以及民风,成为一种优良传统,代代相承。 “历史悠长,潮流不减” 庐陵文化历史悠长,却不不显沧桑之感,与时俱进,甚至曾有左右时代潮流前进的方向。 一座体现庐陵文化的建筑或建筑群,不仅仅要展示它悠长的历史,更要融入新的思想,走在时代的潮流浪尖。 篇二 最近,中共吉安市委和市人民政府决定,大力宏扬庐陵文化,这一英明决策,令人振奋。它不仅是对古代先贤的尊崇敬仰,也是对我等今人的启迪鼓舞,还将是对未来后生的鞭策激励,也必将对市区的经济文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观光旅游事业带来新的契机。兴奋之余,就庐陵文化的内涵和宏扬,说点看法,向同志们请教。 吉安在汉代名庐陵,隋代称吉州,元代改为吉安。西汉时,新干、峡江为新干县,安福为安成、安平县,后来均逐渐归属于吉安。全区土地(含莲花)25 000余平方公里,人口400余万。面积、人口较九江、抚州为多。在3 000年前,即有发达的青铜文化。1989年在新干大洋洲发现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震惊中外,为中国古代的历史增添新的篇章。在此之前,不为世人所知。一个地方获得显赫的名声,或得之于人,或得之于文,或得之于物,或得之于事。历史上“庐陵”二字为人们所知晓,首先得之于1 500年前载于《南史》的南齐时庐陵人匡昕,他是一位隐士,又是一位孝子,母亲“病卒经日”,他从山中奔回,抚尸号啕痛哭,母竟哭苏,民间广为传颂。1 000年前五代南唐时,吉州人宋齐丘任宰相,重文经武,发展农桑,政绩显著,使南唐富庶强盛,经济文化高于各国,后因功高震主,不幸被害。尤其是900年前的欧阳修,为庐陵带来了好名声。欧是否发达,人才是否众多,声望是否显著的重要标志。 据光绪版《江西通志》记载,唐代江西进士65人,吉安各县县志记载,吉安县进士4人,吉水县3人,泰和县1人,宁冈县1人,共9人,占全省进士的13,84%,吉属其他各县未记载唐代进士。唐代看重进士科,名额极少,一科仅取数名,最少的一科仅取一名,最多三四十名,白居易那一科,只17名,柳公权那一科19名,宜春人卢肇中状元那一科22名。唐代进士,极为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