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长江泥沙公报.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0 0 0 年 长 江 泥 沙 公 报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一、概述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 安徽、江苏、上海等 11 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 180 余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 的 19%。干流全长 6300 余公里,河源至宜昌( 4504 公里)通称上游,宜昌至湖口( 955公里) 为中游,湖口至大通( 338 公里)为下游,大通以下为河口段( 600公里)。下游大通站 1950 年至 2000年的平均年径流量 9051 亿立方米,占全国的 34%。 长江泥沙运动的主要特点有: 1、含沙量不高,但因水量丰沛,其输沙量大。例如:宜昌站 1950—2000年平均含沙量约 1.14 千克/ 立方米,相应的年均输沙量达 5.01 亿吨。输沙量的 90%集中于汛期。 2、沙量主要来源于上游,由长江干流年均输沙量沿程变化图显示(图 2),宜昌水文站输沙 量最大。由于沿程部分泥沙淤积于湖泊与河流之中,其下游沙市、监利、螺山、汉口、大通 站等水文站均小于宜昌水文站输沙量。 图 2 长江干流年均输沙量沿程变化 3、长江中下游河段为冲积性河流。从总体上说,河势相对稳定,冲淤大致平衡。但部分河段 的冲淤变化较大,特别是宜昌——城陵矶——武汉河段。该河段泄洪能力较低,大洪水水位 高于两岸地面较多,是防洪的关键河段。 4、长江中游与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相沟通。江湖之间的分流分沙及河床演变呈现比较复杂 的相互影响和关联。 5、长江流域已修建大量水库,但几乎全在支流上。长江干流至今仅建成一座低坝——闸坝式 的葛洲坝工程。为稳定河势与维护航道,沿河修建了一些河道整治工程。如裁弯与边岸控制 工程。这些工程对长江的径流过程的影响不大,长江的水、沙过程基本上仍保持其自然特性。 长江的泥沙测验始于 1923年。现在全流域共有 329 个水文站开展泥沙测验工作。 悬移质 泥沙采集一般采用横式采样器,缆道站则采用积时式采样器。颗粒分析采用粒径计与移液管 相结合的方法。在上游及其支流曾进行大量推移质采样器试验与研制工作。长程河道断面的 实测一般每 5年安排 1 次,宜昌至江阴设置测量断面 1392 个。 二、径流量与沙量 一)径流量与沙量的历年变化 干流选取屏山、宜昌、汉口和大通四个水文站为代表站(图 1),各站实测径流量与输 沙量统计值见表 1,水沙量的历年变化见图 3、图 4、图 5、图 6。 表 1 长江干流四站实测水沙统计值 图3 长江屏山水文站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 图4 长江宜昌水文站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 图5 长江汉口水文站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 图6 长江大通水文站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 表 表 2 长江部分支流实测水沙统计值 这些资料表明,各站径流量与沙量的变化大体上是对应的,但沙量变幅大于水量,特别 是上游的屏山和宜昌。从 80年代至 2000年屏山沙量略呈增加趋势,汉口与大通的沙量则略 呈减少的趋势。 支流中以汉江、嘉陵江与乌江的输沙量较大。其实测统计值见表 2,历年变化见图 7、图 8、图 9。 图 7 嘉陵江北碚水文站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 图8 乌江武隆水文站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 图9 汉江皇庄水文站历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 二) 2000 年的水沙特征值 干流各站实测值见表 3,与多年平均值的对比见图 10、图 11 表 32000 年长江干流四站实测水沙值 图 10 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 2000 年及多年平均径流量 图 11 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 2000 年及多年平均输沙量 2000年各站径流量均较多年平均值略大 , 但输沙量仅屏山站略大,宜昌、汉口、大通沙 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 支流各站实测值见表 4,与多年平均值的对比见图 12、图 13 表 42000 年长江部分支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水沙值 图 12 长江支流主要水文控制站 2000 年及多年平均径流量 图 12 长江支流主要水文控制站 2000 年及多年平均径流量 图 13 长江支流主要水文控制站 2000 年及多年平均输沙量 三、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 一)荆江河段 荆江河段上起枝城, 下至城陵矶,全长 347 公里,穿行于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之间 (图 14)。荆江左岸有沮漳河入汇,右岸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调弦口于 1959 年 封堵)分泄江水入洞庭湖,洞庭湖又于城陵矶入汇长江。依据河型的不同,荆江以藕池口为 界,可分为上荆江(长 172公里)与下荆江(长 175 公里)。上荆江河弯平顺、稳定,弯道 处多有江心洲,主要江心洲有 12 个,两岸边滩较少,形态窄长。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单股 少汊,主要江心洲有 4个,两岸边滩较少,形态宽短,大的弯曲段原有 12 个,裁弯后为 10 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nai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