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纺粘法非织造布是聚合物挤压成网法非织造布中技术最成熟、 产品应用最广泛的非 织造布生产方法。 纺粘法非织造技术是化纤技术与非织造技术紧密结合的典范, 它是利 用化学纤维纺丝成型原理, 在聚合物纺丝过程中使连续长丝纤维铺置成网, 纤网经机械、 化学或热粘合加固成布, 整个过程由一套设备完成。 其结构特点是由连续长丝随机组成 纤网(纤维集合体 ) ,具有很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纺粘技术是 DuPont和 Freudenberg 两 大公司于 20 世纪 50年代末和 60 年代初分别在美国和欧洲同时开发和工业化的。然而 第一条商业化的纺粘生产线却是德国 Lurgi 公司开发的 Docan技术,它需要高额的投资, 且生产成本高,是中小型企业无力购买和经营的。 80 年代中期,德国莱芬豪舍公司开 发了一种新的纺粘工艺,它的造价低,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低,深受中小型企业的欢 迎。与此同时, 出现了若干家能提供整套纺粘生产线的公司, 从此纺粘法生产进入了高 速增长时期。
据世界最大的纺织机械制造商苏拉( Saurer )公司的统计, 2005 年全球纺丝成网 法非织造布(包括纺粘、熔喷及其复合产品)产量为 220 万吨,占当年非织造布总产量 511.5 万吨的 43.2%,而我国 2005年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 (包括纺粘、 熔喷及其复合产 品)产量为 44.86 万吨,占我国当量总产量的 38.98%,占全球纺丝成网法非织造布产 量的 20.4%,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基地。
我国纺粘法非织造布的工业化生产始于 1987 年,当时广州第二合成纤维厂从 Reifenhauser 公司引进年产 l000t 的生产线,而后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和纺织工业非 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也相继分别由意大利 NWT公司引进年产 l000t 的生产线。这 3 条生 产线开拓了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工业之先河。 此后,我国继续从 STP、NW、TReifenhauser 等公司引进纺粘生产线,并成为世界纺粘法非织造布发展最快的国家。 l991 年全国仅 有 3 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 3000t ,到 2006 年,全国已有 342条生产线(其中绦纶生 产线 15 条),年生产能力达 81.3 万 t(其中 PET54400吨),实际产量已达到 53 万 t , 位居全球之首。以生产能力来计算,从 1000吨到 81 万 t, 二十年间我国纺粘产能增长 了 810 倍,平均年增长率达 52%,如此高的增长率,在全球纺织行业中十分罕见。中国
20 年来纺粘法非织造布发展如表 3-7-1 所示:
表 3-7-1 中国 20 年来纺粘法非织造布发展
序号
年
生产工厂
(间)
生产线
(条)
生产能力
(吨)
产量 (吨)
较上年增 长率%
1
1987
1
1
1000
362
2
1988
1
1
1000
677
87
3
1989
3
3
3000
672
-1
4
1990
3
3
3000
1270
89
5
1991
3
3
3000
1587
25
6
1992
5
5
5000
2442
54
7
1993
5
5
5000
2445
0
8
1994
22
23
30000
10678
337
9
1995
22
26
52000
22986
115
10
1996
26
28
76000
34352
49
11
1997
28
32
84300
47327
38
12
1998
33
35
100000
54725
16
13
1999
35
43
118000
69869
28
14
2000
45
52
148900
100124
43
15
2001
49
65
167000
137386
37
16
2002
53
76
242800
170483
24
17
2003
62
115
352550
267396
57
18
2004
143
242
614200
360107
35
19
2005
155
282
712000
429500
19
20
2006
179
342
813200
533081
24
总体来说,我国纺粘法生产技术发展可分为 4 个阶段。
第 1 阶段( 1987~1991年):全国仅 3 条生产线,生产能力还只有 3000 t ,设备 全部进口,作为国家“七五”计划攻关项目,这一阶段主要是消化、吸收国外技术,开 发产品的应用领域。产品的主要用途是席梦思基布。
第 2 阶段( 1993~ 1998 年):以沈阳纺织工业非织造布技术开发中心和中航六零 六所为主在大连金州 (今瑞光无纺布厂 )建立了第 1 条门幅 2.5m,产量 1000 t 的国产 线,上海合纤所在江苏常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5月23日福建省福安市教师县乡选调《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有解析】_2969.doc VIP
- 春江花月夜(说课课件).ppt VIP
- 2025年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VIP
- 自考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河北)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docx VIP
- 结婚2周年纪念日感言PPT.pptx VIP
- 《旧唐书·郭孝恪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 VIP
- 2023年2月13日福建省邵武市乡村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试卷及标准答案【有解析】_2053.doc VIP
- 直流系统考试题.pdf VIP
- 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高频词汇.docx VIP
- 小学四年级英语阅读理解20篇(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