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唾液酸与恶性肿瘤
来源:创新医学网
作者:李林生 , 吴斌
作者
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 唾液酸 (sialicacid,SA) 是分布在细胞膜表面糖链最末端的一系列携
带负电荷的 9 碳酸性单糖,在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
明,细胞的恶性转化常常伴随着唾液酸的过表达。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
与唾液酸表达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唾液酸 , 恶性肿瘤 , 肿瘤进展
Abstract 】 sialicacidare a series 9-carbon acidlicmonosaccharideswhich are the terminal monosaccharides of the cell surface play important rolesin many pathologic and physiological shows that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cells are usually related to the overexpression of text reviewed the researchadvancesabou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malignant tumor andsialic acid,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hat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 Sialicacid Alignant tumor Tumour progression
所有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外表面都由多糖覆盖, 这些多糖糖链连接在细胞膜的
蛋白质和脂质上,形成蛋白 - 多糖复合物及脂质 - 多糖复合物,这些复合物 主要包
括糖脂、糖蛋白、糖磷脂及蛋白多糖 [1,2] 。细胞膜的多糖参与了很多复杂而重要
的生理过程,如细胞粘附、分子移动及清除、受体激活、信号传导及胞 吞作用等
。也有文献报道多聚糖参与分子识别、细胞迁移、宿主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
免疫反应等过程 [4] 。在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 都伴随着细胞 膜糖类的明显
变化 , 细胞糖基化的改变是细胞恶性转化及肿瘤进展的普遍特征 [5] ,并在肿瘤进展
的各个步骤中起关键作用 [6] 。目前所发现的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 大多数为
糖类抗原。
什么是唾液酸
唾液酸 (Sialic acid , SA),是一类含 9 个碳原子的羧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的
总称,在人体的唾液酸主要为 N-乙酰神经氨酸和 N-羟乙酰神经氨酸两种,大多由
葡萄糖代谢 生成。唾液酸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的寡糖链的最末
端,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糖脂的重要成分 [7] 。根据唾液酸与糖残基的连接方式可
将其分为 α2,3 -SA、α 2,6 -SA 及 α2,8 -SA 三大类。血清唾液酸来源于细胞表面,
以糖结合唾液酸和脂结合唾液酸两种形式存在。 除硫酸化的糖类外 , 唾液 酸是糖蛋
白在生理 pH 条件下唯一带净负电荷的单糖。
唾液酸的生物学功能
唾液酸具有的末端定位性及带负电荷两大特性, 使它们对调节细胞间、 细胞与间质、 细胞与分子的相互作用有特殊意义, 在机体生理、 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唾液酸化修饰屏蔽了与之相连的糖蛋白及糖脂结构, 稳定细胞膜结构, 提高了
热稳定性, 并保护细胞和大分子不受酶及免疫系统的攻击, 从而起保护细胞 作用。
很多恶性肿瘤细胞和一些病原体则利用唾液酸修饰, 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和攻击。 唾
液酸作为识别位点,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唾液酸可被选凝素、唾液酸 结合
性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家族等黏附分子识别。 也是一些信号分子、 病原体如流感病
毒的作用位点。
表面唾液酸化使得细胞外表面带负电荷, 有利于与带正电荷的物质结合, 从而
参与细胞水盐代谢、物质转运等生理过程。带负电荷的唾液酸具有亲水性, 在周
围形成很大的水合半径, 造成细胞间距离的增加, 并通过电荷斥力阻止分子间相互
作用,所以说唾液酸对分子间甚至细胞间的相互作用都有潜在的抑制作用 [8] 。这种特性可阻止血红细胞聚集、粘附,有利于细胞的迁移,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
唾液酸化修饰是生命活动所必须, 有实验证实抑制唾液酸的生物合成对幼鼠是
致命的 [1] 。唾液酸在脑中的含量很高 , 它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 发育和再生
,
参与突触的传递 , 参与记忆和学习功能。 机体发育阶段各种组织唾液酸表达水平均
较高, 而在成年人的组织中则为低表达, 如成人组织中出现唾液酸化水平升高,
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