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呼吸 2014第五章呼吸.ppt

  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牵拉膈肌 膈肌电活动 切断胸脊神经脊根 呼吸运动 (本体感受器传入纤维) (四)防御性呼吸反射 咳嗽反射 喷嚏反射 陈-施式呼吸(潮式呼吸) 机制:刺激因素 肺通气 呼出CO2 肺泡、血PCO2 中枢CO2兴奋刺激 呼吸抑制 三、周期性呼吸 比奥呼吸 机制:损伤呼吸中枢,具体不明 思考练习 当血液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改变时, 通气如何改变?机制? 中 脑 脑 桥 延 髓 脊 髓 实 验 小 结 脑桥上部有抑制吸气的结构 脑桥中下部有兴奋吸气的长吸中枢 延髓可以独立产生呼吸节律 脊髓是联系脑和呼吸肌的中继站 三级呼吸中枢假说 (一) 肺牵张反射 (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三)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四)防御性反射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化学因素: 脑脊液和动脉血中的PO2、PCO2、H+ 化学感受器分类: 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 主动脉体 中枢化学感受器:延髓 时间过长 过度通气 PCO2过低 对呼吸 兴奋作用解除 呼吸暂停 CO2对呼吸的影响 1% CO2 4% CO2 7% CO2 CO2增高时对呼吸的影响 呼吸中枢 PCO2 CO2 7% CO2过高时对呼吸的影响 CO2 的 两 种 作 用 途 径 中枢化学感受器 动脉血中PCO2升高 H+ 外周化学感受器 CO2潴留 中枢化学感受器 发生适应 呼吸中枢 高浓度氧 外周 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 低氧 外周化学感受器 呼吸中枢 缺O2对呼吸的影响 PO2 外周化学感受器 肺通气 PO2 PO2 中枢抑制 呼吸困难 e.g 低氧时,不能吸纯氧,否则会导致呼吸抑制 缺O2对呼吸的影响 颈动脉体 灌流液 H+浓度 切除迷走神经、窦神经 H+浓度 H+对呼吸的影响 H+浓度 中枢化学 感受器 外周化学 感受器 PO2 外周化学 感受器 PCO2 中枢化学 感受器 外周化学 感受器 PO2 H+浓度 PCO2 中枢化学 感受器 外周化学 感受器 summary 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为肺总量的67%。 特点: 1,快,0.3秒达平衡(血液流经肺0.7秒); 2,储备能力大,具备换气功能的血管只占全长的1/3 低二氧化碳状态,是维持呼吸的驱动力。 Hb :1个珠蛋白 + 4 个血红素,盐键连接 珠蛋白:4 条多肽链(成人 α2β2 ;胎儿α2γ2) 血红素:4 个吡咯基形成环 + 中心Fe2+ 但贫血严重者 Hb50g/L,缺氧,不发绀 而RBC增多症 Hb50g/L,不缺氧,发绀 CO中毒 HbCO呈樱红色,故患者缺氧但不发绀 CO中毒 CO与Hb亲和力是O2的250倍, HbCO丧失运氧能力 导致机体缺氧。 一、O2、CO2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物理溶解 气体物理溶解量∝ 气体分压·溶解度 温度 2.53ml CO2 100 ml动脉血 760mmHg , 101.3kPa 38℃ 0.31ml O2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过程中: 化学结合 气体首先物理溶解 → 提高溶液中的气体分压 → 气体在液体中进行化学结合(Hb) → 运输O2、CO2 → 化学结合的气体首先分离 一、O2的运输 1、物理溶解 占1.5% 2、化学结合? 过程: Hb+O2 HbO2 特点:1.是氧合,不是氧化; 2.反应迅速,不需酶催化; 3.结合还是解离取决于PO2 3.HbO2鲜红色,去氧Hb暗红色; 4.1分子Hb可以结合4分子O2 PO2高(肺) PO2低(组织) Hb量减少,运氧减少,机体缺氧 贫血 Hb质劣, 运氧减少, 机体缺氧 球形,镰状红细胞 红细胞中Fe++变为Fe+++ 临床链接 发绀 每1L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含量达50g以上, 则口唇、甲床、粘膜等浅表毛细血管丰富的 部位,可呈青紫色,称为发绀。提示缺氧。 氧容量: 每1L血液的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 氧含量:每1L血液的实际含O2量。 血氧饱和度 =(氧含量/氧容量)×100% 二、血氧饱和度 上段: PO260-100mmHg:曲线平坦 中段: PO240-60mmHg:曲线较陡 下段: PO215-40mmHg:曲线陡直 四、CO2的运输 1、物理溶解:占5%左右 2、化学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