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蔡竹简选释(上)
继上世纪中叶出土信阳长台关竹简以 来,上世纪末叶又出土新蔡葛陵竹简。这是 在河南省境内第二次楚简大发现,《文物》 2002年8期只公布10枚竹简照片【1】。最 近,全部竹简照片公开发表 【2】,始窥全豹。 竹简共1571枚,贾连敏《新蔡葛陵楚墓出 土竹简释文》【3】的文字隶定相当精确,惜 阙考释。本文拟在〈〈释文》的基础上,讨论 若干释读及相关问题。为便于印刷计,下文 多采用宽式隶定。
王徙於郦郢之岁
“鄢郢”,又见甲二:6、甲二:14、甲二: 22、甲三:159-2、甲三:178、甲三:183-2、 甲二:204、甲三:215、甲三:221、甲三: 223、甲三:225、甲三:240、甲三:258、 甲三:259、甲三:299、乙一:12、乙一: 16、乙一:18、乙一:20、乙一:26、乙三: 29、乙四:2、乙四:15、乙四:66、乙四 67、零:79、零:113、零:580等。如果再 加上残辞,大概有30余条,可见这是一相 当重要的地名。〈〈说文》“郦,周邑也。从 邑,寻声。”。亦作寻”,〈〈左传?襄公 四年》载寒淀“使浇用师,灭斟灌氏及斟寻 氏。”〈〈史记?夏本纪》“斟寻氏”,索隐
“《系本》寻做鄢”。其地望有三说: 周
地。〈〈史记?夏本纪》子帝少康立”,正 义引〈〈括地志》“故郦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 十里”。在今河南偃师与巩县之间。
2、 卫地。〈〈史记?夏本纪》“子帝少康立”, 正义引〈〈帝王纪》“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 诸侯斟寻”。〈〈水经?巨洋水注》“余考瓒 所据,今河南有寻地,卫国有观土。〈〈国语》 曰,启有五观,谓之奸子。五观盖其名也。 所处之邑,其名曰观。皇甫谧曰,卫地。又 云,夏相徙帝丘,依同姓之诸侯于斟寻氏。
即《汲冢书》云,相居斟灌也。既依斟寻, 明斟寻非一居矣……是盖寓其居而生其称, 宅其业而表其邑。纵遗文沿褫,亭郭有传, 未可以彼有灌目,谓专此为非,舍此寻名, 而专彼为是。”在今河南清丰南。
3、 齐地。《左传?襄公四年》载寒湿“使浇
用师,灭斟灌氏及斟寻氏。”注“乐安寿光 县东南有灌亭,北海平寿县东南有斟亭。”
〈〈汉书?地理志》北海郡“平寿”,注“应 劭曰,古寻,禹后,今城是也。”〈〈史 记?夏本纪》子帝少康立”,正义引〈〈括 地志》“斟寻故城,今青州北海县是也。” 在今山东安丘东北。在春秋青铜器铭文中, 与山东有关的“郦”已发现两件:齐侯it
“侯氏赐之邑二百又九十又九邑与郦之民 人都鄙”【4】和寻仲盘“搏仲媵仲女子宝 盘”【5】。
以上三说:第一说,典籍有详细史料和明确 地望的记载。然而典籍中未见有楚国侵占东 周的记载,况且楚王欲“徙於郦郢”,韩国 是必经之地。这在当时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说,即山东之“寻”与楚国也无关系。 然而山东之“寻”距杞国的都城淳于甚近, 所谓“淳于在安丘东北,斟亭在潍县东南。
【6】”尽管典籍有楚灭杞的记载,不过关 于杞国迁徙的问题,十分复杂。近年学者多 倾向于最后一次迁徙地应在今山东新泰。 【8】
传统观点认为楚国的势力范围东北方不会
越过齐长城,而新蔡竹简“王徙於郦郢”之 “鄢”不大可能远在潍坊地区。因此,第三
说也可以暂置不论。
第二说,典籍记载扑朔迷离,地望亦不十分 明确。不过上古诸侯之名,也是所居地名。 斟寻氏居于卫地,“寻”之地望大致可知。 此即郦氏所谓“寓其居而生其称,宅其业而 表其邑。”如果采取第二说,必须理清与新 蔡竹简时间相当的历史事件。
检〈〈史记?赵世家》敬侯六年,“借兵于楚 伐魏,取棘蒲。”又《战国策?齐策五》“楚 人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 中,马饮于大河。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 北,烧棘蒲,坠黄城。”杨宽对这一战争的 分析是:楚军前锋已越过黄河,切断魏之河 内与首都安邑之联系。战役长达三年,必在 楚悼王未卒以前。【9】据发掘报告推测,新 蔡竹简的时代可定在悼王末年 【10】。首先, 时间吻合,这是将“楚人救赵而伐魏”与
“王徙於郦郢”系联的前提。其次,所谓 “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表明楚军已深 入魏境。楚军西路到达魏之“州西”,北路 可能到达卫之“寻”。这是因为在这场战争 中,楚、赵为一方,齐、魏、卫为另一方。
参〈〈史记?赵世家》敬侯四年“魏败我兔台, 筑刚平以侵卫。”五年“齐、魏为卫攻赵, 取我刚平。”而“斟寻”旧地恰好在刚平附 近,楚军在此助赵攻卫,是完全有可能的。 另外,下文将要讨论的“林丘”、“肥”、
“长城”均属齐地,楚军北征一路横扫,也 合乎当时的军事情势。楚军北路攻齐、卫救 赵,以呼应西路攻魏救赵。地下和地上文献 互相补充,益见简文之弥足珍贵。
新蔡竹简不但有楚王在“郦”驻骅的记载,
而且也有在此加固城墙的记载。 这至少说明, 楚国有长期占领此地的企图。不过楚悼王
“徙於鄢郢之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液体伤口敷料产品技术要求标准2023版.docx VIP
-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DB34∕T 4010-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DLT741-2023年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ocx
- 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工程现场电气二次施工方案.doc
- 英语新课标背景下:非纸笔测试在小学英语期末评价中的实践研究.pdf VIP
- 股市实战绝技汇总篇(精华).doc VIP
- 历年行情的十大牛股.doc VIP
- 安徽省六校联考暨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6届高三入学素质检测-物理试卷答案.docx VIP
- 基于Ansys CFX的风扇叶片双向流固耦合分析.docx VIP
- (高清版)DB1307∕T 334-2020 蛋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