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众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层”.docxVIP

浅论公众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层”.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公众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基层” 论文摘要:公众的保护意识制约着我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 这一观念 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大部分研究者更多的 是从宏观上去把握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广 保护的巨大工程,这是与国外保护策略的不 同之处,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滞后 的原因之一。笔者试图从公众的保护意识方 面来探讨如何更有效的实施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保护。 自古暨今,中国文化的主导者们“教民 追孝”,“孝性”是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 特征,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像中华 民族这样如此偏爱传统文化和祖宗留下来 的器物,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 基础这种“孝性”,这一行为能够在 20世 纪末和21世纪,终于形成气候并引发出一 系列重大的实践行动,并不是偶然的,或 “头脑发热的”。20世纪初期,有识之士就 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并呼 吁民众加以保护,且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措 施,但由于战乱、络绎不绝的社会动员和革 命运动使人们无暇顾及这一领域; 随着改革 开放深入,西方文化的冲击,民众对自己是 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探寻更加迫切,极 力寻求打下生命烙印的记忆, 保护好非物质 文化遗产就是保留住这一记忆之一, 它“不 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是一项举国上下全民 参与代代接替的、长期的宏伟的历史性任 务。”)参见刘愧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 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一文,《广西师范学院 学报》,2004年第4期。)然而,从近些年的 保护状况来看,虽然出台了非常细致的、具 有法律效益的保护策略和措施,却并没有有 效的抑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速度。 笔者 认为,问题的出现除了关乎有形的"政策", 更关乎无形的公众保护意识。 一、重视“上” “下”层的协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民族或族群, 它属于该民族或族群的全体人们,它具有很 强的公众性。而公众意识就是这些民族或族 群的自我意识,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 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保护世界各国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是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举措, 这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但是目前在国内 许多单位或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 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概念、内容以及重要意义认识不 充分,他们不知道保护什么?能不能保护? 怎样保护? 一个世纪以来,不少研究者把大量的时 间和精力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 整 理、研究之中,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 护与传承做了许多有益有价值的工作。 然而, 专家、学者们的保护往往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他们热衷于“填补空白”, 戴着“艺术之墨 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某些因素加以 改造和利用,以“变异”的形式存在于“象 牙塔”层面的交流与合作。“然而,在民间 艺术活动被大量地用以为创作材料而遭到 掠夺性开采的同时,它们本身却仍然被视为 落后的、原始的、粗糙的,被视为必须以精 英文化的模式加以改造才能拥有艺术价值 的对象。”这种漠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 状态,脱离保护主体的基础意识层即公众保 护意识的所谓“保护”,跟不上非物质文化 遗产消亡的速度。 政府的政策有利于保护,也有利于公众 保护意识的提高,然而,过于的依赖政策, 也会导致公众保护意识的淡薄。2004年8月 28日,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5月国务 院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的通知》,公布了 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2007年6月确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26名。应该 说,国家政府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然 而,鲜明的“等级制”保护策略,有时会削 弱民众的保护意识,他们会认为名录下的遗 产才是需要保护的,或者“高等级”的遗产 才是保护的对象。我们似乎走入了一个两难 的境地,“公布名录和传承人”本意是要提 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而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反 而却消减了这种意识,因而,关键不是政策 的出台有多少前瞻性,专家、学者们的研究 有多重大的意义,而是实际操作中,重视政 策、研究成果与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协调, 告诉人们为什么要保护并热爱这一类型的 文化,增进保护的紧迫性的认识。 二、提高公众保护意识的三层举措 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其实就是一个全民性“文化自觉”的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它 不是’死文化'而是’活文化', 其区别与 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点就是依附于特定 的民族、群体、区域或个体存在,并流传至 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讲究“活”性, 以“人”为本,离开了对人的关注与重视, 就是舍本逐末。提局“人"的保护意识虽然 是针对全体公众,但具体操作还应具有科学 性和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应该有三个 递

文档评论(0)

189****2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