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康的作品分析教学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易斯康的作品分析;2004年春天,在《指环王3》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那届奥斯卡典礼上,有一部默默无闻的小成本影片角逐最佳纪录片奖,最终功亏一篑,那就是路易斯·I·康(Louis I Kahn)的儿子纳撒尼尔·康(Nathaniel Kahn)所拍摄的纪录片《我的建筑师——寻父之旅》。 1.菲利普约翰逊 菲利普约翰逊:“实际上,我甚至不知道他有家庭。”与康共事的设计师们都一致同意建筑是康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对于一个孤僻的设计者和一个执着的工作狂来说,家庭往往是他生活中最忽略的事情。作为与康同时代的最伟大设计师,菲利普约翰逊和康共事多年,但在纳赛尼尔专程去拜访时,他却只能描述一个工作中的康。即使在陈年的记忆中苦苦搜索,也只有一句——“他是个喜欢自由的人。” ;2.贝聿铭 康和贝聿铭在他们一生中都给“建筑”这个字眼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尽管他们的差别也是如此明显。贝作为设计者和经营者都极其成功,但他所专注的实际工程很少给后来人留下系统的理论和主动的影响。康却不同,他永远苦苦地追求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立志在尘世中树立永恒的丰碑。他告诉我们有关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也告诉我们建筑曾经是,也可以是“精神”。 中国人的圆融练达和康的孤介耿直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当年贝的客套话就曾遭遇康的冷淡。但贝聿铭依然对康充满了敬意,关于建筑,他谈到了自己的遗憾和康的坚持——“五六个好作品比随便做的几十个项目更有价值” ;3.达卡的人民 “你的父亲是一个伟人,他在我们这样一无所有的国家,兴建了这样伟大的建筑,促成了我们国家的民主。他是我们的成就者、我们的伟人……仅仅体会这座建筑,你就能感受到他的无私、他的大爱。你的父亲爱所有的人,而当一个人爱所有的人时,他往往看不见离他最近的人。” 4.小沙里宁 小沙里宁问康“您认为这座楼是建筑上的成功还是结构上的成功?”康回答说:“它的结构要素和形状,是那样逻辑地关联着建筑上的需要,以至‘建筑’和‘结构’不能分开。” ; 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的萨拉马岛。 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 1924年毕??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J·莫利特事务所工作。 1928年赴欧洲考察。 1935康展开了自己独立的事业。 1941-1944年先后与G·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 1947-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1952-1954)。 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兼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1957-196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 1952-1954年 :耶鲁大学美术馆   索克大学研 爱塞特图书 1962-1983年: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艾哈迈德巴德的印度管理学院    费城市规划设计    米尔溪公建住宅   米尔溪社区中心    奥瑟住宅 1964-1967年:费舍住宅 1974年卒于从达卡返回美国的途中。 ;1.早期的探索:康从一开始就研究古罗马的遗迹和构图方式,他喜欢古典的形式次序,崇尚自然人性的升华,这个时候的康对于理想几何次序追求是狂热的,现代主义空间的连续性受到他的很大质疑,我们可以把这时候的康称为一个现代思想下的古典主义者,但是他却又是理性的,他认为一个好的建筑不会因为户主的使用不当而破坏建筑的特有空间。 康这时一直崇拜柯布。 2.在从罗马旅行回来了以后,康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结构的创新和光的创造上。这体现在康建筑上的缝隙空间上了。而在平面构图上了,康应该说是比较能灵活的运用几何的衔接了,这个时候的康就象是一个潘多拉墨盒一样,控制着光的渗出,这也是个人归纳为第二阶段,这个时候他建筑里所渗透出的理性之光足以让人窒息。 ;3.康最为辉煌的时间,他把建筑空间引入了人的生活当中,他认为建筑是一切人性行为的结果。人性却简单而又具有次序的,又是他把建筑的空间同人性联系到了一起,如集会论和服务空间,就是把建筑空间“简单化”的结果。 4.康开始了温和的文脉主义并且觉察到了现代主义的不足,他开始改变他自己的思想走向,人性的解放是他追求的重点,康由现代到后现代主义的过渡已经开始。 5. 康的事物所聚集了大量把他当作神的人,而他也固执开始用他自己思想去主宰建筑,去倒向人的行为,他仿佛陷入了一个教会的崇拜,一个对于人性崇拜的教会,他自己就是崇拜的对象,这个时候他建筑的里的屋顶天窗也开的越来越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