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 也的意义和用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十一:也 《说文》:“也,女阴也。”“也”的本义早已消失,虚词用法是其假借义。“也”在古汉语中主要用作语气词,用法灵活多样。六朝以后,“也”又产生出副词用法,表示类同或强调,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 语气词 “也”作语气词,既可用于句末,亦可用于句中,助各种语气。 一、“也”用于句末。 (一)用于陈述句句末,助判断语气。表示肯定主语和谓语间的同一关系。翻译时一般可在谓语前加上判断词“是”,也可根据文义灵活译出,或不译。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二)用于陈述句句末,加强陈述语气,强调所陈述的内容或确认某种事情或状态的真实性。可译为“啊”,或不译出。 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三)用于陈述句句末,用以加强原因、结果、动机、目的和情况的解释说明。可根据文义灵活译出。 例: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集序》) 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四)用于祈使句末,助请求、商量、劝阻或禁止语气。根据文义可灵活译为“吧”“呀”“啊”等,或不译出。 例: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曰:“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五)用于感叹句末,助赞颂、悲痛、惊讶、慨叹等语气。可译为“呀”“啊”等。 例:恶!是何言也!(《孟子·公孙丑下》) (六)用于特指疑问句末,助各种特指疑问语气。 1.用于询问原因的特指疑问句末。句中常有疑问代词“何”“奚”“何以”“如之何”“若之何”等与之相配合。可译为“呢”“呀”等。 例: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孟子·梁惠王下》) 2.用于询问人的特指疑问句末。句中常有疑问代词“谁”“何”等与之相配合。可译为“呀”“呢”等。 例: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四》) 3.用于询问处所的特指疑问句末。句中常有疑问代词“何”等与之相配合。可译为“呢”“呀”等。 例:尝有所验,何县里人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4.用于询问事物的特指疑问句末。句中常有疑问代词“何”“何等”“何谓”等与之相配合。可译为“呢”。 例: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论语·颜渊》) 5.用于询问方法的特指疑问句末。句中常有疑问代词“何”“何以”“何用”“何由” “奚”等与之相配合。可译为“呢”。 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6.用于询问情况、性质、经过等的特指疑问句末。句中常有疑问代词“何”“何等”“何如”等与之相配合。可译为“呢”“呀”等。 例:苏代为齐使燕,王问之曰:“齐王亦何如主也?”对曰:“必不霸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七)用于是非疑问句末,助是非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例:(赵)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史记·李斯列传》) (八)用于选择疑问句末,助选择疑问语气。有时与“耶”“乎”“与”等疑问语气词相呼应。可译为“呢”。 例: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国语·周语下》) (九)用于反诘疑问句末,助反诘疑问语气。常同表示反诘的副词“岂”“胡”“安”“得不”“得无”等相呼应。可译为“吗”“呢”等。 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二、“也”用于句中。 (一)用于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舒缓,同时兼有提示作用,以待下文对所提示的对象进行解释或叙述。根据文义可灵活译为“呀”“么”等,或不译出。 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二)用于时间词或其他状语之后,表示停顿、舒缓语气,兼有提示下文的作用。可不译出。 例: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三)用于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并列关系在句读上的停顿和相互的关联。一般可不译出。 例: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副词 表示类同或强调,用于谓语前,作状语。可仍译为“也”。 例:①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岑参集·赴北庭度陇思家》) ②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工部集·漫成二首》)

文档评论(0)

152****41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