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多重角色与角色冲突 高校辅导员招聘考试
摘 要:每一位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学校工作中都扮演着多重角色,容易形成双重以上的多重人格。这种双重人格主要是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并主要是社会代表者与同事这两种社会学特征几乎完全相悖的角色频繁转换与冲突的结果。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 关键词:思想政治辅导员;多重角色;角色冲突 自苏格拉底(Socrates)倡导“产婆术”以来,关于教师的论述不计其数。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教育学近乎教师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教师岗位分工已逐渐演变出了多种,比如思想政治辅导员、公寓辅导员、心理辅导老师等行政岗位的教师角色。 而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我国从1953年试点开始出现的教师角色,至今已有将近60年的职业历史了。在这60年时光长河里,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个队伍逐渐壮大、成熟。一、辅导员的多重角色 每一位思想政治辅导员都扮演着多种角色:学校中的教师、家庭中的配偶、家长或者子女、商店中的顾客等等。虽然这种角色丛现象并非思想政治辅导员所特有,但是在教育系统中,思想政治辅导员也是扮演着多种角色的。 我国台湾学者林生传认为,教师在现代社会中至少扮演着五种重要角色,即传道者的角色、辅导者的角色、协商统合者的角色、授业者的角色、选择者的角色。林生传著:《教育社会学》,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年增订初版,第253―256页。而思想政治辅导员除了这几种教师角色之外,还扮演着诸如:纪律维持者、道德气氛创造者、思想界的先锋、 详见厉以贤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629―639页。心理治疗师、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角色。 我国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单位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生工作是两级或三级管理,辅导员不仅要配合院系行政领导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管理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还要完成校党委、青工部布置的思想政治学习、各类评比、参观、宣传等众多活动。这些直接导致了辅导员所扮演角色的数量之多、工作压力之重。 2006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首届辅导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辅导员要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1、辅导员是服务者。一个学生从进校、领教材、拿课表、住宿、平时生活、到临毕业找工作等等一系列工作服务,都是由辅导员来开展的。同学们知道有了困难和疑惑就找辅导员就打辅导员电话,辅导员要随时为同学们排忧解惑、提供各种帮助和辅导。 2、辅导员是辅导者。学生在校的几年里,从制订学习计划、考试计划、人生计划,到生活感情上遇到的困惑、无助、迷茫等,往往都会找辅导员倾诉、询问,辅导员则需要第一时间倾听并且给出应对。 3、辅导员是协商统合者。协商统合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相当困难相当需要工作技巧的工作。一方面,需要从上往下的将上级将学校的政策活动告知给学生;一方面也要将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反应给学院学校;另外,必要的时候还要协调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关系。二、辅导员的角色冲突 关于教师的角色冲突问题,国内外学者早有讨论。日本著名学者新崛通也先生将教师的角色冲突视为教师社会学的中心课题之一。在他看来,教师的角色冲突课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教师自身的不同角色意识之间的冲突(如教师的劳动者意识与教育者意识的冲突),第二种是教师自身的角色规定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如“尽可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师良心与“尽可能使我的小孩通过升学考试”的家长要求的冲突),第三种是社会对教师的不同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如“希望培养具有批判意识的学生”的期待与“希望培养循规蹈矩的学生”的期待的冲突)。新崛通也:《现代日本的教师》,载《教育社会学研究》第28集,1973年日文版。 我国学者吴康宁认为:从总体上来说,教师确实比其他社会成员更易形成双重人格,这种双重人格主要是在学校生活中形成的,并主要是社会代表者与同事这两种社会学特征几乎完全相悖的角色频繁转换与冲突的结果。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7页。就此观点来看,作为教师群体中更为特殊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个群体,也许会比其他社会成员更易形成双重以上的多重人格。 根据对成都几所本专科院校的调查发现,辅导员年龄在30岁以下的占百分之八十,队伍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但是事业编制的只占了百分之十六,多达百分之八十四的辅导员为人事代理或者院聘人员。工作繁重、工作时间长(有些高职院校会要求辅导员平时都住校值班)、待遇低、在高校地位低、容易成为上级或者学生出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