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马元沛 党的十七大对“育人为本”教育方针的表述。突出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展。 “德育为先 ”一个 “为先 ”,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第一的位置。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 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因此,修师德、树师表、讲师风、教书以育人为本,不仅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上述我就浅谈几点教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粗浅认识,望同仁指教。 1、热爱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是教书育人的基石 热爱教育事业是衡量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要求,也是当教师的本质 要求。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是不会安心教育事业的,更不可能把自己的 全部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所以教师在树立“教书以育人为本”思想的同时, 首先要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志向。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像苏霍姆林斯基、杜威、 陶行知以及当代的魏书生等, 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把教育工作干的有滋有味, 似乎他们不是在“工作” ,而是在享受幸福、品味快乐。在我看来,教育界的优 秀教师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教育工作有趣,或者能找到工 作的乐趣而产生对教育工作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其次,教师不应是被动地选 择教师职业,而是要主动地选择这一岗位,心甘情愿地当教师,让教师在燃烧 自己的时候,享受到人生的兴趣,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如果哪位老师到了仅仅 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的乐趣时,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 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 感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是有工作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只有爱岗敬业,热爱本 职工作的老师才能育出好的学生来 。 2、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核心内容,是教会学生爱他人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爱是师德的核心要求,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更 是教师教好学生的前提。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不能没有感 情、没有爱,爱是当教师的道德底线,没有爱学生最起码的开始,那严格地讲 就不配当老师。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 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讲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 评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 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 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热爱学生,了 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 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教师爱学生必须面向全体, 不能因客观条件和主观情绪影响对学生的态度。 “金 凤凰 ”要爱,丑小鸭 ”更得爱,不能此厚彼薄,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 或歧视学生。要做到任何时候对学生都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同 时还要把“爱”和“严”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严而有格、有理、有度、有请、 有恒。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 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 去爱别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 献给学生。如果教师对孩子倾注了爱,学生亲身感受自己为老师所爱,学生也 一定会热爱老师、信任老师,把老师的教导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那么,我 敢肯定师生关系始终是一片片晴朗的天空。 3、为人师表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内容,是感召学生是 师德的人格力量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教师的人格和思想品质 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 俗话讲:什么样的人,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看人学样, 看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试着模仿。教师的言传身教起着重要的表率作用。衡量 一位教师不仅要看他的知识多少,学问深浅,更重要的是他的学识对学生的日 常生活能够发生多少良好的影响。教师在言谈举止、工作作风表现出来的气质 风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产生偶像的魅力。教师的思想情感、文化 修养、语言行动、生活习惯、处世哲学,甚至气质、性格都对学生起者潜移默 化的教育作用。 因此,教师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肩负起“身正为范” 的育人责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道德塑造人,以崇高的精神感染 人,以身作则,定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4、不断更新观念和开拓创新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时代赋予老师的新要求,也是区别传统的教书型 教师与现代型教师的一项重要标志。过去那种墨守陈规,抱着死东西不放的 旧思想、旧方法已不适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式,也

文档评论(0)

138****55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