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本哲理诗鉴赏.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谈禅说理诗(哲理诗) 一、导入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的诗歌 。 二、分说: (一)禅诗 禅诗能在诗句中写出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 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等。 禅宗的“顿悟”是一种直觉悟性体验,需要借助形象而又超越形象,从形象中领悟某种情致意味,但又难以用语言概念表达。 我们现在通过唐代诗人张继的 《枫桥夜泊》 这首颇含禅理妙悟机趣的小诗来加以说明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钟声有节奏地,清脆悠扬地响着,给人的实感,这是一种感性直感反应;钟声是寺庙 发出的信号, 寺庙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 钟声响表明出家人正在修行, 这是一种借助判断 推理达到的抽象认识。 如果诗句仅只有这样的内涵, 那就太乏味了, 绝不可能使它成为千 古名作。 除此之外, 读者还可以从诗中获得很多认知体验: 钟声使愁眠中的人进入禅悟境 地,似乎有一种超脱感,像置身世外,愁绪杂念顿时消失, “鸟鸣山更幽”,夜静钟声才 分外清晰, 所以会产生一种从寂静中获得的静谧舒适感; 心与佛门净土相通, 又像卸下了 一身重担, 有种轻快感, 钟声是佛的等语, 名利心切的人听到钟声可能产生一种警戒警觉 感;执迷不悟的人, 出自逆反心理可能产生抵触厌弃的感受体验, 如此种种都是只能意会 难以言传的。 也许人们会反问: 不是已经作了如上表述吗 ?怎么还说是难以言传呢 ?须知以 上表述只是一个概略提示, 那因人因具体情境而异的主体感受体验状态, 绝非这些语言所 能如实表达的。 总之,常表达的感觉是:置身世外(不被名利束缚)的超脱感,从寂静中获得的静谧 舒适感,卸下重担的轻快感,愁绪杂念消失的飘逸感。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终南别业(别业即别墅) 》中写 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释解】前人对其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颇有 赞誉,认为其有化机之妙。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意思,然而 哲理诗第 1页共 5页 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似无路可走了,于是就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 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云本来给人以悠闲的感觉, 也给人们以无心的印象, 因此陶潜才有 “云无心以出岫”的话。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王维此时心境的闲 适也就明白揭出了。宋人苏庠云: “此诗造境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 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苕溪渔隐丛话》 ) 古文运动的巨匠柳宗元在这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渔翁》就有奇趣,有画意。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 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释解】诗作首句就题从夜写起,还很平常;第二句写到拂晓时分 就奇了。本来,早起打水生火,亦常事,但“汲清湘”而“燃楚竹” ,造语新奇,为读者所 未闻。事实不过是汲湘江之水,以枯竹为薪而已。不说汲水燃薪,而用“清湘” “楚竹”借 代,诗的意蕴就不一样, 这里有超凡脱俗的感觉, 象征着诗人的孤高品格。 这里造语反常表 现了一种特殊的情趣。 三、四两句写烟销日出, 绿水青山现原貌之际, 忽闻橹桨 “欸乃一声” 原来人已不见,只在山水之中。这里的造语亦甚奇, “烟销日出”与“山水绿”互为因果, 与“不见人”无关,而“山水绿”与“欸乃一声”更不相干。诗句偏作“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大为反常。但熟味二句方能领悟其传达出一种惊异感;而于青山绿水中 忽闻橹桨之声尤为悦耳怡情, 山水也似乎为之绿得更可爱了。 作者通过这样的奇趣, 写出了 一个清寥得有几分神秘的境界, 隐隐传达出他那孤高又不免孤寂的心境, 所以又不是为奇趣 而奇趣。 (二)哲理诗: 一种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 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 若言琴上 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等),也应注意。 三、特征(意象) :宋诗议理较多。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哲理诗第 2页共 5页 四、鉴赏方法: (一)能分析出哲理诗传达的深刻道理。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这类诗有两种情况: 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 如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以水为喻,意在

文档评论(0)

182****8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