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 年 11 月 第 37 卷 第 11 期 · 1238· 指南与共识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7.11.13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操作指南 (2017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 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 R6 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 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补片 Keywords inguinal hernia laparoscope; hernia;repair mesh; 为了推广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理念、 规范手术操作流 2 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程、推动学科发展,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 2.1 麻醉和体位 行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TAPP)建议 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 大 全身麻醉。病人头低脚高 10 ~ 15?仰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 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对 2013年制定的《腹股沟疝腹腔镜手 侧。主刀医师位于疝的对侧, 助手位于患侧或头侧。监视 术的规范化操作指南》 予以修订。本次修订在原版本的基 器置于手术台尾侧。 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的技术进展和相关指南, 结合国内 2.2 手术步骤 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具体国情, 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广泛听取 2.2.1 置 入 套 管 脐 孔 穿 刺 ,建 立 CO2 气 腹 至 12 ~ 意见,不断修订和完善, 于 2017-03-18 在杭州举行的工作 15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 3 个套管:脐部 10 ~ 会议上完成全面修订和定稿。现公布如下。 12 mm 套管放置 30?腹腔镜作为观察孔, 患侧腹直肌外侧平 脐水平和对侧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分别置入 5 mm 套管作 1 证据和推荐级别 为操作孔。直径> 10mm 的套管可能会增加戳孔疝的发生 证据级别: 率(2B 级证据)。双侧疝时两侧的套管可置于对称位置。 1A: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各个研究具有同质性 )。 2.2.2 探查腹腔 进入腹腔后, 须辨认 5 条皱襞和 2 个陷 1B: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窝:脐中皱襞是中线的标志, 其两侧是脐内侧皱襞, 外侧是 2A:2B 级别研究的系统评价 (各个研究具有同质性 )。 脐外侧皱襞(腹壁下血管的位置 )。5条皱襞将盆底区域分 2B:前瞻性对照研究 (或质量略低的随机对照试验 )。 成 3 个陷窝:(1)膀胱上窝,位于两条脐内侧皱襞之间, 膀胱 2C:结果性研究(大样本分析,群体数据等 )。 位于其间,前方有腹直肌保护。 (2)内侧陷窝,位于脐内侧 3:回顾性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皱襞与脐外侧皱襞之间, 是腹股沟直疝突出的部位。 (3)外 4:病例研究(即无对照组的研究 )。 侧陷窝,位于脐外侧皱襞外侧, 是腹股沟斜疝突出的部位 5:专家意见,动物或实验室研究。 (图 1a)。透过腹膜还可辨认精索结构或子宫圆韧带, 通过 推荐级别: 触诊可扪及髂前上棘的位置。 A:基于 1 级证据 = 强烈推荐(“标准”“,必须执行”)。 观察疝的情况 (部位、范围、内容物等 ),并记录疝的类 B:基于 2 级或 3 级证据, 或基于 1 级证据推论 = 推荐 型和分型。常规探查对侧有无 “隐匿疝” ,术前应告知存在 (“推荐”“;应该执行”)。 隐匿疝可能,术中发现建议同时修补 (A 级推荐)。 C:基于 4 级证据, 或 2 级或 3 级证据推论 = 建议(“选 如腹腔有粘连, 只需对手术区域的粘连进行分离 (D 级 择”“;可以执行”)。 推荐)。对于难复性疝, 回纳困难时不要强行牵拉或切断 D:基于 5 级证据,或缺乏一致性、 或不确定级别的证据 = 内容物(网膜)。可先切开腹膜, 进入腹膜前间隙后再逐渐 不做推荐,仅叙述。 分离疝囊,可以帮助疝内容物回纳 (D 级推荐)。 本文的证据和推荐级别来源于文献 [1-5 ]。 2.2.3 切开腹膜 在内环口上缘 2~3cm、自脐内侧皱襞至 髂前上棘切开腹膜, 保护腹壁下血管, 游离上、下缘的腹膜 瓣,进入腹膜前间隙。尽管有些直疝缺损在腹腔内看是位 通信作者: 李健文, E-mail :ljw5@ 唐;健雄, E-mail : 于脐内侧皱襞的内侧, 也应在其外侧切开腹膜, 以免损伤 johnxiong@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 年 11 月 第 37 卷 第 11 期 膀胱。 2.2.4 分离腹膜前间隙 切开腹膜后, 不要急于分离斜疝 疝囊,而首先应对其两侧的间隙进行分离。外侧间隙 (腹 壁下血管外侧) 比较容易分离, 将切开的外侧腹膜瓣向下 方

文档评论(0)

zdq173053820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