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技术 棉花花铃期及后期管理 棉花病虫管理“三字经”——预、综、早.docx

棉花生产技术 棉花花铃期及后期管理 棉花病虫管理“三字经”——预、综、早.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棉花病虫管理“三字经”——预、综、早 病虫害是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棉花病虫害种类较多,不同病虫害主要发生危害的时期、症状、部位不同,危害发生的程度常因各年气候等情况而定。为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应做到“预、综、早”。 一、预 即做到预防为主。预防是棉花病虫害管理的前提。提早预防,可将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降到最低点,从而提高防治效果。据此,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时了解当年和棉花生长期间病虫害发生危害的趋势,对重发、偏重发生的年份,对主要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及区域,提早有针对性地制订预防措施。 图 1 棉花病虫草害以预防为主 二、综 即在防治方法上提倡综合防治,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通过综合防治,协调害虫、天敌、化防及栽培农艺措施四者之间的关系,谨慎大面积、单一使用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天敌,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实现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 1.农业防治 包括:以农业措施和栽培措施为基础,破除老旧田埂,种植诱集作物,坚持深翻、秋耕、冬灌、轮作倒茬等。农业防治方法有: (1)选用抗病虫品种:抗病虫品种是解决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为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也是根本途径。 (2)种子消毒处理,消灭种子菌源。如浓硫酸脱绒、多菌灵、菌毒清、黄腐酸盐等。 (3)加强棉花水肥管理,勤中耕等,提高棉花抗病性和抵抗力。 (4)采取轮作倒茬,控制压缩轻病区,彻底改造重病区,减少病源。有条件地区实行水旱轮作,可以有效压低土壤菌源,起到防病效果。 (5)发病后有针对性地补救防治。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棉花根部灌施棉枯净、DD混剂等,使其自然扩散吸附,达到治病效果。 (6)严格保护无病区。病区收购或病田采摘的棉花要单收单扎、专车运输、专仓储存,棉籽榨油采取高温榨油方式。在调拨、引进棉种时要严格履行种子调拨和检疫手续。 (7)及时消灭零星病点。对零星病株及时拔除,就地焚烧,并对病株周围1m2的土壤灌药消毒。常用药剂有溴甲烷、氯化苦、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氨水、治萎灵等。 (8)合理调整作物布局,增益控害。麦棉邻作可有效地增加棉田天敌数量。 (9)清除病虫源。早春季节清除杂草减少虫源,及时清除带病虫植株,将带病虫植株带出田外销毁,防止蔓延扩散。 图2 诱集防虫 2.生物防治 (1)利用天敌,增益控害,有效控制害虫发生。如利用瓢虫、捕食螨、小花蝽、蜘蛛等控制棉叶螨。利用蜘蛛、蚜茧蜂、瓢虫、食蚜蝇等天敌,吞食棉铃虫的卵和低龄幼虫。利用瓢虫、草蛉等控制棉蚜虫。 (2)推广生物农药,采用生物农药尽量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如喷施Bt制剂、阿维菌素等。 (3)采取隐蔽施药方法,采用内吸性农药以点片涂茎的方法加以控制,既可有效地控制棉蚜数量,又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田间天敌生存发展。 化学防治:当益害比超过一定指标时,可考虑用化学药剂防治。化学防治做到用药正确,品种交替,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三、早 即早防早治,可防止病虫蔓延,将病虫害控制在初发生的中心株、点片可控的范围。据此,了解不同病虫发生规律、时间、习性、危害症状、危害部位,掌握关键技术,把握防治的关键时期,可大大提高防治效果。如蚜虫、红蜘蛛,在其发生初期,对其中心株进行拔除、药剂涂茎、化学防治,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图3 及时查虫情,早防早治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