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乌 鸦 喝 水 的 启 示 第三幼儿园 张琛轶 背景: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不断学习,我们体会到《纲要》从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的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每个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富于个性的新型人才,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让幼儿主动学习。 我围绕“新理念,新设计,新实践”的标准,先后设计组织了二次中班科学活动----乌鸦喝水,两个活动的内容,目标,环节相同,后者是在前者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反思,调整的,因此两个活动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同,由此体现的教育理念也不同,最终使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发生了不同。 叙事与分析: 描述一: 2006年4月20日,第一次进行科学活动《乌鸦喝水》。 场景一 我举着“乌鸦”指偶,告诉幼儿要讲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马上有一个小女孩说:“我知道,我听过的。”我示意她安静,继续说:“我们可以再听一遍,看看和你知道的故事是不是一样。”当故事讲到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正发愁时,又有个孩子插嘴道:“放点小石头进去,水会升上来的,乌鸦就能喝着水了。”“是吗?”我对他的发言不置可否,转身指着桌上的几组材料说:“这里有小石头、纸片、玻璃珠、木棍…..请每人选一种,放进水瓶里试一试,看看能不能让乌鸦喝到水。”说完,就让孩子们开始了第一次操作活动。 分析: 活动一开始出现的乌鸦指偶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当听到熟悉的故事名字后,他们头脑中的记忆被唤醒,不少孩子的眼神中流露出渴望表达的愿望,一个大胆的女孩忍不住发话了,但老师的回答,阻止了她的叙述。一切沿着老师预定老师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没有孩子,可见老师的心中只有计划,的计划在进行, 者和计划的执行者,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被动的接受知识技能,哪怕是已经会的也要再学一遍。 场景二 我在每组准备了六个小碗,分别放着数量相同的玻璃珠、木棒、纸片、雪花片、小棋子、石头。六个装着水的瓶子,六个有着长嘴巴的乌鸦指偶,让每一组的六个孩子各选一种材料全部放入水瓶中,再用乌鸦去检测能否喝到水。孩子们听话的来到桌边,一人拿了一个碗,其中最晚一个走到桌边的只好拿别人挑剩的。大家安安静静的逐一将材料投入水中,最后根据结果把能使乌鸦喝到水的瓶子挑了出来。 分析: 从表面看,活动提供的材料种类比较丰富,做到了让每位孩子都有可动手操作的材料和机会,但究其实质,孩子与材料的互动只是停留在操作动作上,即拿起放下,仅此而已,而对操作的目的,操作的意义并没有去思考分析过,每个孩子只允许和一种材料接触,因此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碗里的材料,了解了这种材料的特性,在水中的状态。教师精心准备的其他材料并没有发挥教育价值。而六只乌鸦指偶的出现既剥夺了孩子们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验误差的可能。 场景三 在探究物体的大小与水面上升幅度的关系这一环节时,我准备了大小不同的玻璃珠,让两组幼儿投到水瓶中,我在操作前反复提了要求,让幼儿精确记录当乌鸦嘴能碰到水面时,刚好是投到第几颗珠子了。一会儿工夫,实验结果出来了,一般大珠子用7-8颗,小珠子用10-14颗,我正要组织幼儿来交流这个现象时,妮妮小心翼翼地捧着水瓶上来了,我一看,大珠子满满当当装了一瓶,水已经快溢出瓶口,而她的记录牌上赫然写着16。我问妮妮:“你是不是等乌鸦喝着水了还在放珠子?”妮妮点点头。我继续说:“你没有按照要求做,所以这个瓶子只好作废。”我把她的水瓶放到一旁,妮妮什么都没说,顺从地回到座位上去了。 分析: 通常,在科学实验活动中,教师会十分强调操作要求,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幼但是显然妮妮违反了操作要求,在上面这个场景中,儿的操作行为和探究结果。. 作为老师既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与指导纠正,而面对孩子的结果,不应该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结果对错固然重要,可孩子在过程中的体验也是十分要紧的,教师可以引导全体幼儿观察妮妮的瓶子中水面高度与别人的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让幼儿猜测继续放珠子会发生什么现象。《纲要》提出,要善于发现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作为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白一个错误同时也能成为一个教育的良机。 描述二 2006年6月16日,第二次进行科学活动《乌鸦喝水》。 场景一 我举着“乌鸦”指偶,询问幼儿有没有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幼儿中有大部分表示听过。“会讲吗?”“会!”不少孩子自信的回答。于是我让一个幼儿上来讲这个故事。然后出示小石头和水瓶,让他试试是否小石头真的能让乌鸦喝到水。这个孩子很高兴的做了,其他小朋友睁大眼睛看得很认真。 分析: 《纲要》指出: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