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叩技术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工程技术概论;内容;第一章 概述;发 酵 工 程;FERMENTATION Process Control;UPSTREAM PROCESSES - genetics, cell … - inoculum development media formulation sterilization - inoculation;DOWNSTREAM PROCESSES - product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ssay - waste treatment by product recovery;发酵工程;(4)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 (5)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问题。 ;微生物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特点 ;Use of Microorganisms;一、发酵的定义;1、传统发酵 ;2、生化和生理学意义的发酵;3、工业上的发酵 ;二、发酵工业;适宜的微生物 保证或控制微生物进行代谢的各种条件 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设备 精制成产品的方法的设备 ;三、发酵工业的发展历史;1.第一阶段:传统微生物阶段 20世纪以前时期 主要生产葡萄酒、酒、醋、酱、奶酪等。 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生物 1857-1876年,巴斯德提出“一切发酵过程都是微生物 作用的结果,发酵是没有空气的生命过程,微生物是 引起化学变化的作用者。”——生物工程之父 ;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路易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啤酒、果酒、食醋等,使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第二,生产各种食品的添加剂。 第三,帮助解决粮食问题。 ;2.第二阶段:1900-1940——有机酸工业 新的发酵产品不断问世,主要有酵母、甘油、乳酸、柠檬酸、丁醇和丙酮等。 是第一个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发酵过程,也是工业生产中首次采用大量纯培养技术的工艺。;河南省郸城金丹乳酸实业有限公司 ;;;;3.第三阶段:1942-1952——抗生素工业 世界上第一个抗生素产品是青霉素,第二个抗生素是链霉素。 青霉素工业化成功推动了发酵工业的发展,主要标志有:深层发酵、生产大规模化、多种抗生素、氨基酸、核酸发酵成功,甾体的微生物转化。;;;;谷氨酸发酵的生产实例;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 ;4.第四阶段 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到质粒的不断发现,生物工程的新飞跃已具备了一切条件。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发展为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重组DNA和细胞融合技术能打破物种之间的屏障,获得“杂交”分子的新产物,而且通过活化微生物的某些沉默基因,也可获得一些新结构的活性物质。;三、发酵工程的研究内容 主要指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发酵罐中大量培养细胞和生产代谢产物的工艺技术 (1) 有严格的无菌生长环境: 包括发酵开始前采用高温高压对发酵原料和发酵罐以及各种连接管道进行灭菌的技术; 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向发酵罐中通入干燥无菌空气的空气过滤技术; (2)在发酵过程中根据细胞生长要求控制加料速 度的计算机控制技术; (3)种子培养和生产培养的不同的工艺技术。 ;(4)在进行任何大规模工业发酵前,必须在实验室规模的小发酵罐进行大量的实验,得到产物形成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这个模型设计中试的发酵要求,最后从中试数据再设计更大规模生产的动力学模型。 (5)由于生物反应的复杂性,在从实验室到中试,从中试到大规模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是发酵工程工艺放大问题。 发酵工业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三个要素:生产菌种、发酵工艺和发酵设备。 ;思考题 填空 1.在发酵工程发展过程中,——发明了显微 镜,——被称为“生物工程之父”。 2.世界上第二个抗生素是——。 3.发酵工业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二节 优良菌种的选育;;目的;菌种选育方法有: 自然选育、诱变选育、杂交育种等,还包括控制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育种等。;一 、菌种选育的物质基础;二、自然育种 ※定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 自然状态下,碱基对发生自然突变的机率为10-8~10-9,一种是我们生产上所不希望看到的,表现为菌株的衰退和生产质量的下降,这种突变成为负突变。 另一种是我们生产上希望看到的,对生产有利,这种突变成为正突变。

文档评论(0)

134****9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