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质量隐患处理施工方案.doc

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质量隐患处理施工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质量隐患处理施工方案 目录 TOC \o 1-3 \u 1 编制说明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1 2 工程概况 2 2.1 工程简介 2 2.1.1 工程主要情况 2 2.1.2 地质情况 3 2.1.3 水文情况 4 2.1.4 周边环境 4 3 质量隐患原因分析 5 3.1 质量隐患统计 5 3.2 质量隐患原因分析 5 4 施工安排 6 4.1 施工目标 6 4.2 处理方案 6 4.3 施工计划 9 4.4 资源配置计划 9 4.4.1 劳动力配置计划 9 4.4.2 材料使用计划 9 4.4.3 机械设备计划 10 5 MJS工法桩施工方法 11 5.1 工艺流程 11 5.2 工艺要求 12 5.3 质量检验标准 13 6 旋喷桩施工方法 15 6.1 施工工艺流程 15 6.2 工艺要求 15 6.3 质量检验标准- 17 7 隐患处理验收和质量再跟踪 18 7.1 隐患处理验收 18 7.2 质量再跟踪 18 8 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 8.1 质量保证措施 18 8.2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0 8.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1 PAGE 22 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针对XX站高风险环境、富水砂层地质条件,地连墙涌水涌砂风险高、后果极为严重,所以我部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结合XX站具体情况研究分析,对施工中存在质量隐患的地连墙进行开挖前处理。 编制依据 1、《建筑物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5) 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XX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土建工程XX站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质量隐患处理。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工程主要情况 1、XX站 XX站位于靖宇街与道外南十四道街交口西侧,基本呈东西向布置于靖宇街下。站点周边主要以住宅、商业建筑公共用地为主。人流、车流较为密集。车站南侧为XX,北侧为正阳北小区及万豪商务酒店,西侧有正阳南小区,车站东侧为鸿泰小区。 车站地面共设3个出入口,其中:1号出入口位于XX广场内;2号出入口位于靖宇街与南十二道街交叉口南侧; 3号出入口沿靖宇街,位于靖宇街与北十四道街交叉口北侧设置。 车站起点里程为DK28+304.875,终点里程为DK28+442.875,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DK28+373.875,车站要求总长139.8m,标准总宽20.3m,基坑开挖深度为24.6m,车站中心里程处覆土3.1m。车站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00m,车站围护形式采用连续墙结构,车站连续墙厚度1000mm。 表 2.1.1-1XX站要求情况一览表 车站 XX站 标准段 端头井 主体 结构 结构形式 地下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 11650.31m2 顶板覆土厚度 3.1m 全长 139.8m 底板深度 22.716m 24.6m/25.515m 围护结构 形式 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钢支撑 深度 41.15m 43.85m 支撑数量 6道支撑(第一道砼支撑,其余用Φ609钢支撑) 6道支撑(第一道砼支撑,其余用Φ609钢支撑) 附属 结构 建筑面积 2735.27m2 出入口数量 3个 风亭数量 2个 围护结构形式 地连墙 图 2.1.1 SEQ 图 \* ARABIC \s 2 1XX站平面示意图 地质情况 根据钻孔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该场地勘察深度内所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纪地层及白垩纪泥岩、粉砂岩。第四纪地层由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全新统低漫滩冲积成因土层(Q42al)、上更新统顾乡屯组冲洪积层(Q33gal)下更新统东深井组冰水堆积层(Q12dfgl)组成。基岩为白垩纪粉砂质泥岩(K1n)。场地地层结构特点为松花江漫滩、松花江阶地地貌单元特征,地基土分布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下部基岩为白垩纪泥岩、粉砂岩。 土层分部:该工程地处松花江漫滩。地下连续墙成槽范围内土层:此位置地质情况从上至下依次为①杂填土层(层厚2m)、②粉砂层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