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五水共治”工作的相关部署和《AA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乘势而为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切实巩固提升治水成果,有效解决“反复治、治反复”问题,实现“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章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目标,根据《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利用5年时间,通过全面推进截污纳管,推动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和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试点,建立完善长效运维机制,基本实现全市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使城镇河道、大江大河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河湖水生态安全保障进一步提升。2018年,全面部署、全面排查,完成整治项目清单和建设方案的编制,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积极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确保完成10个以上镇(街道)的试点任务;到2020年,力争3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到2022年,力争80%的县(市、区)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 二、步骤安排 (一)摸排筹备阶段(2018年5月-2018年12月) 开展全方位排查,重点围绕老小区、城中村、旧城区、镇(街道)建成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六小行业和沿街店铺集聚区等六大类功能区块,全面厘清管网底账、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和各类污染源,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根据排摸情况,镇(街道)和县(市、区、开发区)逐级编制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案,报上级治水办备案,县(市、区、开发区)建设方案需同时向社会公开;以工业集聚区和生活小区为重点,继续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试点。2018年推动创建11个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12个生活小区和10个以上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9年1月-2022年12月) 根据排摸形成的项目清单,统筹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与改造,大力推进精细化截污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新、改、扩建和提标改造,着力深化入河排污(水)口整治,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到2020年底,力争3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准。 (三)建设验收阶段(2018年11月-2022年12月) 根据《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办法》,按照“建成一批、验收一批”的原则,逐级分批组织验收。到2022年底,力争80%的县(市、区)建成“污水零直排区”。 三、主要任务 围绕《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的“查、订、改、建、管”五字要求,全市基本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雨污全分流、处理能力相配套”的目标。 (一)全面开展精细排查 各地要“点、线、面、网”结合,以镇(街道)为单元,系统全面地对辖区内所有排污单位、区块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特别要突出老小区、城中村、旧城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六小行业和沿街店铺集聚区等重点功能区块,做到无遗漏、无盲点,并形成问题清单。 1、污染源排查:全面排查辖区内工业园区(集聚区)、生活小区、六小行业和沿街店铺集聚区等功能区块的污染源,重点查明污染源点位、性质、排水许可证、各类污染物浓度及排放量等问题。 2、排水设施排查:全面排查、测绘并厘清辖区内污水排水体制、管网服务范围、管网服务能力、管网系统布局走向等底账,重点查明排查管网是否覆盖,管网是否存在错接、漏接、淤积、错位、破损、溢漏等结构性和功能性缺陷问题。 3、污水处理终端排查:全面排查辖区内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情况的底账,重点查明污水处理设施有无超负荷、超排放标准运行,污水处理厂尾水是否存在再生利用的可行性等问题。 4、排污(水)口排查:全面排查辖区内入河排污(水)口底账,重点查明排污(水)口是否按规范设置、是否存在异常排污等情况。 5、水产养殖尾水排查:全面查清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情况,重点查明规模以上养殖主体的池塘、设施大棚、工厂化养殖等尾水是否存在直排现象,是否建立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及设施建成后的运行维护等情况。 (二)科学制订建设方案   各县(市、区)、镇(街道)要根据全面排查情况,分别编制“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厘出问题短板,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各级实施方案按照逐级管理的原则,报上级治水办备案,并向社会公开。 加强规划区域间的共享统筹,优化厂网布局,按照“属地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则系统谋划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制定相应改造提升方案。 存在问题的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类、生活小区类和其他类等三大类基本建设单元内所有排污单位、区块均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确定项目表、时间表和责任表。 列入尾水再生利用试点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尾水再生利用方案;列入尾水生态化治理(改造)试点的水产养殖示范场(点),要制定水产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