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基本知识文库:雨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学基本概念系列—— 雨果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人学是研究人类文明、思想、道德、社会规范形成 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提供对人学基本概念 “雨果”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雨果 【生卒】:1802—1885【介绍】: 法国着名作家,积极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5岁时以长诗《读书之益》应征,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褒奖而初露头角。 青年时期政治上同情保皇党,赞成君主立宪制。 1822年在与长兄共同创办的《保守文艺双周刊》上发表《颂诗集》,公开站在古典主义一边,歌颂波旁王朝复辟,两次获得国王路易十八的年金赏赐。 1824年后,目睹波旁王朝的反动,政治上转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并在文学上反对为专制制度辩护的古典主义。 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阐明浪漫主义文艺理论,成为浪漫主义宣言。 1829年写作诗集《东方吟》,进一步捍卫“艺术自由”。 1830年写作反映7月革命前夕人民不满复辟而向往社会变革的《爱尔那尼》一剧,宣告浪漫主义文学取代古典主义文学在法国的全面胜利。 1831—1840年陆续发表四部抒情诗和长篇小说《巴黎 圣母院》等作品。 1843年因爱女溺死和《卫戌官》一剧上演失败的双重打击,搁笔沉默达10年。 1848年6月革命,特别是1851年。 拿破仑第三政变后,成为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文学创作开始走向现实主义。 1851—1870年参加共和党人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起义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第三垮台,他返回祖国,投入抗敌救国的战斗。 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发表言论捍卫公社。 1872年写作《凶年集》谴责凡尔赛政府对巴黎公社的残酷镇压。 1885年逝世,共和国为他举行国葬。 雨果一生写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戏剧。 主要人学着作有:《欧那尼》、《国王取乐》、《玛丽蓉·德洛麦》(原名“黎赛留执政时期的一场决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雨果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从自由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在复杂激烈的阶级斗争中,他作为小资产阶级的代言 人其世界观是矛盾的。 他指责资本主义的不正义,而批判的尺度不过是以仁爱万能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他维护被压迫民族的尊严和自由,对欧洲封建君主,对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表示愤慨并控诉,但却不理解民族奴役和殖民战争的阶级根源;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但对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很不理解,在社会改革的途径上,表现为通过道德感化来消除社会疾苦的幻想。 雨果确信:仁慈博爱是提高个人道德和医治社会疾苦的力量,一切受难者在永恒爱的光辉照耀下,均可得救,魔鬼终将重归天使的行列。 按照雨果的看法,人类法则与上帝法则是一致的,上帝的法则不是战争,而是和平,在实现和平的事业中,博爱是协助上帝的一种最好方式。 但他也强调和平的首要条件在于获得解放,宣称要和平,但不要卑躬屈膝的和平。 他的世界观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天主教、泛神论及空想社会主义影响有密切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阶级调和论。 尽管他一生中政治上犯有不少错误,但总体上看,他继承和捍卫了1789年法国革命以来的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传统,成为文学上和政治上的一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卓越代表。 (1)人有兽性也有灵性 雨果指出,基督教首先把最重要的真理指示给人说,生命有两种,一种是暂时的、尘 世的,一种是不朽的、天国的。 如同他的命运一样,人也是二元的,在人身上有一种兽性,也有一种灵性,有灵魂,也有肉体。 由于基督教把诗引向真理,近代诗艺会感觉到造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美的,而是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共处。 诗艺将开始像自然一样行动,在它的创造中,把肉体赋予灵魂,把兽性赋予灵智,又使他们不相混。 宗教的出发点总是诗的出发点,二者互相关联。 (2)以仁爱代替暴力 雨果认为,困苦迫使人民去犯罪,去堕落。 监牢掠夺了他们的儿子,妓院掠夺了他们的女儿。 在法国每年砍的人头太多了。 取消刽子手吧,用80个刽子手的薪金,可以酬劳600个小学教员。 为人民想想吧,替孩子设立些学校,替大人设立些工场。 在雨果看来基督慈祥的训诫的光辉终将普照法会的领域。 在未来的日子里,犯罪会被视为一种疾病,为了医治这种疾病,人们用医生代替法官,用病院代替监牢。 人们在使用烙刑的地方涂上油膏,用仁爱对待犯罪行为而不使用暴力。 用基督十字架代替绞刑架,这就是一切。 (3)为了穷人,施舍吧 雨果认为,施舍是祈祷的姐妹,是为了赐福于家庭的上帝。 施舍算是在天国留下一笔财产,并可以使穷人看到富人的宫殿时,眼中少些妒忌的神情。 施舍可以成为善人,得到上帝的抚爱。 (4)诗人要忠于人民 雨果认为,在酷烈的天宇下,一个横遭屠杀的民族,在暴君的统治下呼求和呻吟时,诗人应是暴君的裁判

文档评论(0)

130****9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