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ⅲ人教课标版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复习.pdf

历史必修ⅲ人教课标版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复习.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程标准】 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 (一)背景 1、政治: ①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根本原因 ) 。 3、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二)兴起: 1、兴起标志: 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阶级属性: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李大钊等转变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 3、运动中心: 北京大学。 (原因: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 ②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4 、学术方针: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其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 地。 5、指导思想: 民主和科学。 (前期) (三)内容 基本内容 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提倡科学与科学, “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反对愚昧与专制。 前 提倡新道德, ⑴陈独秀:三纲五常完全违反了自由、平等、独立的原则。 期 反对旧道德。 ⑵鲁 迅:在《狂人日记》指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①胡 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提倡新文学, ②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③鲁迅写了《狂人日记》 、《孔乙己》等小说,把文学的反封建内容 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后 概况:李大钊:①是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第一人;②歌颂十 月 革 宣传马克思主义 期 命:发表《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 较观》。③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四)评价: 1、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文化启蒙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 2、意义: ⑴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 ⑵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⑶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局限: (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 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 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否定。 ⑵而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做是进步的。 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 响。 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开始传入:见上表 2、系统介绍: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3、传播途径 :A 、撰写文章; B、成立研究马克思主义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 C、向工 人宣传 马克思主义 ,出版工人刊物。 (《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 4 、影响: ①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②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 播。③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 综述: 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

文档评论(0)

171****9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