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 3 课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时作业
一 选择题
( 2009 年广州二模)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
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 )
A.地理研究 B .天观测
.迷信活动 D .航海辨别方向
解析:从材料信息“阴晦观指南针” ,可知这一时期指
南针已经用于航海辨别方向。
答案: D
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
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 )
A.造纸技术 B .雕版印刷
.制墨技术 D .活字印刷
解析:本题要读懂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改变携书不方便
现象主要得益于造纸技术的发明。中国起初把字刻在甲骨、
青铜器上,后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绢帛做书写材料。但是,竹
木简太笨重,绢帛太贵,很难推广,有需要轻便书写材料的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
.精品文档 .
要求。
答案: A
3. ( 2009 年宁波八校联考)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
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
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 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
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 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解析:北宋毕昇改进了印刷术,出现活字印刷术,大大
提高了印刷的速度。
答案:
( 2009 年宣城调研)公元 751 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
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 )
A.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D .火药与火器
解析:该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基础知
识(中国四大发明传入阿拉伯的时间)的再认再现能力。中
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入大食,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才出现, 13
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火药和火药武器在 13
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
答案: A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
.精品文档 .
5. 《金史》记载: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
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
是 ( )
A.印刷术 B .指南针
.火药 D .造纸术
解析:题干材料信息反映了火药的威力。
答案:
6. ( 2009 年德州质检)以下关于四大发明的表述,正
确的是 ()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唐朝时主要的火药武器有火箭和突火枪
.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D.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解析: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宋朝时出现突火枪,隋唐
时有雕版印刷的书籍。
答案: D
7. (2009 年皖南八校联考 ) 在楚汉之争中, 有这样一个
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的粮仓。但很快
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
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 )
A.《石氏星表》 B .《九算术》
.《齐民要术》 D .《金刚经》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
.精品文档 .
解析:题目设计的情境是数学知识的运用,与此密切相
关的是《九算术》 。
答案: B
8. 某校学生历史兴趣小组拟组织“中国古代科技成果
展览”。下列图片与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简仪同类陈列最合
适的是 ()
解析:郭守敬的简仪是天仪器, B 项符合要求。
答案: B
9. 宋元时期,我国化高度繁荣,能代表当时科技水平
的重大成就的有 ( )
①活字印刷术 ②郭守敬的简仪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
④火 ?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
海,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元朝郭守敬制成简仪。
答案: A
10.( 2009 年韶关二模) 在中国古代科技化发展史上,
一度形成“东学西渐”的局面,这一局面出现在 ( )
A.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解析:所谓“东学西渐” ,是指中国的科学技术化传到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
.精品文档 .
西方,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就是
在宋元时期传播到西方的。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与西方交流
的主要是经济方面,而到明清时期,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
出现了“西学东渐”的情况。
答案:
11. ( 2010 年常州调研)《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
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合成生物学全套课件完整版ppt全册电子教案.pptx
- 专题11:《水浒传》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专题10:《艾青诗选》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大班安全《地震逃生》PPT课件.ppt
- DLT769-2001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pdf
- 龙思思-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第2章 新媒体产品.pptx
- 专题16:《鲁滨逊漂流记》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专题0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综合练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阅读(全国)解析版.docx VIP
- 新22J02 屋面-标准图集.docx VIP
- SIEMENS S7-400产品介绍说明.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