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带答案.docx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带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 . 山东省 2013 年 12 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30 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滞留 投掷 对峙 置之不理 . . . . B. 禅让 阐明 讪笑 潸然泪下 . . . . C. 谚语 赝品 砚台 垂涎三尺 . . . . D. 坚毅 歼灭 虔诚 潜移默化 . . .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有 48%的大学生同情心或爱心极度衰退,这是人们不 重视阅读,而过 度 科技产品所造成的结果。 ②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最新消息,它 了各国 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互了解。 ③高一·三班球队 很强,同他们比赛我们要认 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 A. 依赖 勾通 势力 B. 依靠 沟通 势力 C. 依靠 勾通 实力 D.依赖 沟通 实力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南部新开发的这个景区真是秀丽神奇,青青的山, .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 绿绿的水,令人流连忘返 。 .... 尽管十几年来经历了许多风雨,但老赵一家五口人始终相敬如宾 ,和睦相处。 .... C. 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 的过程,想一 .... 口吃成胖子,是不切实际的。 D. 真正的名家学者并不愿他的学生亦步亦趋 ,而是希 .... 望他们超越老师。 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针对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出台了减轻小微企业税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放手让更多的人参与环保,保障和提高公众的环境权益,这正是现代社会依法推进环 境保护。 有无伟大、不朽的经典,可以说明一个民族是否成 熟,也可以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在文化上先进。 在多数人已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的情况下,对 简朴生活的提倡,有助于我们校正生活的目标和质量。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古诗词中的生态意境 .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 中国古代诗词洋洋洒洒,篇什众多。这些集中反映了华夏古典文学伟大成就的瑰宝,闪 烁着先哲们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情怀。尤其是诗篇内容中所表现出 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对自然环境关爱之情,更是难能可贵。 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韩愈在《晚春》中写道 : “草树知春不 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 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 跃然纸上。又如辛弃疾在《鹧鸪天》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苏轼在《惠崇〈春 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 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啊。 孔子曾经说过 :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与自然山水有着密 切关联的。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一诗的开篇中写道 :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 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诗中那悠悠摇荡的渔舟、夹岸的红桃、苍翠的春山、澄澈 .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 的青溪,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南宋 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 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尤 其是这后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我们姑且不论,单 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几乎 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着“诗仙”之称的李白更是给后人留 下了许多堪称千古绝唱的山水名句。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把读者带入了“江山如 此多娇”的意境之中,从而更加激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 和之心与爱恋之情。 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 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 句十分活泼新鲜。这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 儿叽叽喳喳、争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时也更 增强了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其实古人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岂止是赞 美,更可贵的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 的态度和观念。 王建在《寄旧山僧》 中“猎人箭底求伤雁, .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 钓户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 生命的行为。其中的“求”和“乞”更是表明诗人爱心的 点睛之处。 恩格斯曾经把中国的古典文学喻为“地球上最灿烂的

文档评论(0)

150****20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