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植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 植物对于长期生活的土壤会产生一定的适应特性。因此,形成了各种以土壤为主导因素的植物生态类型。 可划分为酸性土、中性土、碱性土植物 根据植物对土壤酸度的反应: 根据植物对土壤中矿质盐类(如钙盐)的反应: 可划分为钙质土植物和嫌钙植物 可划分出盐土和碱土植物 根据植物对土壤含盐量的反应: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的统称。在我国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地面蒸发强烈,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或地表径流滞缓、汇集的地区,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区,广泛分布着盐碱化土壤。在滨海地区,由于受海水浸渍,盐分上升到地表形成次生盐碱化。 盐碱土所含的盐类,通常最多的是 NaCl、Na2SO4、Na2CO3以及可溶性的钙盐和镁盐。其中盐土所含的盐类主要为NaCl和Na2SO4,这两种盐类都是中性盐,所以一般盐土的pH值是中性的,土壤结构尚未破坏。 盐碱土 土壤的碱化过程是指土壤胶体中吸附有相当数量的交换性钠。一般交换性钠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20%以上的土壤称为碱土。碱土含 Na2CO3较多(也有含NaHCO3或K2CO3较多的),碱土是强碱性的,其pH一般在8.5以上,碱土上层的结构被破坏,下层常为坚实的柱状结构,通透性和耕作性能极差。 土壤的碱化过程 盐类对多数植物危害程度的大小,可按下列次序排列: MgCl2>Na2CO3>NaHCO3>NaCl>MgSO4>Na2SO4 阳离子:Na+>Ca2+ 阴离子: CO32-> HCO3-> Cl->SO42- 典型盐碱地 (1)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 (2)伤害植物组织 (3)引起细胞中毒 (4)影响植物的正常营养 (1)土壤的强碱性能毒害植物根系 (2)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土壤结构受破坏,质地变劣,透水性差 1.盐土对植物的影响 2.碱土对植物的影响 盐碱土植物是植物对盐碱生境适应的最好表现。 3.植物对盐碱土的适应 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根据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分为: 旱生盐土植物、湿生盐土植物 盐土植物分为: 思考题 1. 试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2. 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 3. 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4. 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和虫害上有何意义。 5. 水分对生物产生哪些影响?生物如何适应水分的变化? 光补偿点 (compensation point)和光饱和点(saturate point):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植物类别各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式中,K——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 N——天数,d t ——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温度,℃ t0 ——生物生长活动所需最低临界温度(生物学零度),℃ 温度与生物发育最普遍的规律(Reaumur,1735,法国) 有效积温法则 K = N(t - t0) 地中海果蝇发育历程与温度关系 T=T0+K/N T=T0+K(1/N) 例题: 假设蚕卵在平均气温15℃时,平均每天的孵化率为10%,而在平均气温25℃时,平均每天的孵化率为20%,试计算蚕卵孵化的起始温度及有效积温。 K=100 T0=5 ℃ K=10*(15-T0) K=5*(25-T0) 生物发育时只有高于一定的温度时才起积极的效应,此时的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即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法则在实际应用较多,如预测生物地理分布北界、预测来年害虫发生程度,还有成为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安排作物及预报农时的有利根据。 生物学零度 有效积温法则的局限性 1.发育起点温度通常在恒温条件下测得,与变温条件下的发育有所不同(变温下发育快); 2.该法则以温度与发育速率呈直线关系为前提,但事实上两者间为S型曲线;生物发育还受其他生态因子的影响; 3.该法则不能用于有休眠和滞育生物的世代数计算。 (二)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减少。 贝格曼(Bergman)规律 阿伦(Allen)规律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