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欣赏》教案:狂人日记.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狂人形象的特异性及其深刻意义。 2.剖解狂人形象。作品在形式上的创新及心理描写的特色。 3.体会本文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重点: 剖解狂人形象。作品在形式上的创新及心理描写的特色。 教学难点: 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 1 课时 重点: 1.了解 xx 的生平和他的文学地位。 2、理清思路、狂人形象分析 一、由作者 xx 诗《自题小像》导入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一首动人的爱国主义诗篇。鲁迅在诗中表达了对于祖国命运的深切关心与忧思,流露出他对于广大人民在封建统治下愚昧、不觉悟的愤慨和焦虑,抒发了心中的某种寂寞,同时他还立誓要为祖国的复兴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这是他毕生遵守的最可贵的誓言。全诗采用形象化的手法,熔铸成慷慨悲歌的风格,显现出一位忧国忧民,求索奋斗的青年爱国者的形象。 1 / 6 二、了解鲁迅的生平和他 “民族魂 ”文学地位 1.先由学生发言 2.教师适当补充 “ xx之作 ”: 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第一次以 xx 的笔名发表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 “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 3.精神战士: 现代文学运动的一面旗帜: 爱憎分明、敢于正视民族的缺陷、勇于解剖自己,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是民族自觉的标志,是中国思想启蒙的先驱。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的一面旗帜 4.文学成就: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且介亭杂文》等 现代最杰出的作家三、理清思路 1.因文章较长,教师可以先说明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内容划层次 2 / 6 2.也可以不理清层次,直接分析狂人的形象(为下一节探究主题作准备) 一层(题序、第 1——3xx): 写狂人首先觉察到周围的人吃人,即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吃人现象。 二层(第 4——10xx): 写狂人进而看到亲人吃人,即在家庭内部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也存在着这种可怕的现象。 三层(第 11——12xx): 写狂人联想到妹子被吃掉,进一步认识到,原来自己也是那个吃人传统的一部分。 四层( 13xx): 结论。急迫痛切的呐喊,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 ”四、狂人形象 1.阅读课文,划出小说中写 “狂人 ”的言、行、想等的句子,推敲一下它们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狂人 ”的语言: “狂人 ”的行为: “狂人 ”的思想: 2.学生讨论: 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 “狂人 ”的怎样一个艺术形象?能不能把 “狂人 ”改为 “疯子 ”?你如何评价他?教师明确: ① 极度敏感,日夜胡思乱想,常发生错觉、幻想 3 / 6 精神错乱 ② 语无伦次: 说话颠三倒四,缺乏条理,记忆错误。 ③ 行为怪异,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 狂人 ① 能清楚地认识历史、社会(吃人的历史、吃人的社会)。 头脑清楚 ② 能清楚地认识周围的人、事、物的本质属性(吃人的本性)。 ③ 把改变 “吃人 ”社会作为已任,试图改变周围的 “吃人的人 ”。 1.战士说 2.狂人说 3.狂人兼战士 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 第二课时 重点: 探究主题及形式创新 一、导入 作者塑造这个狂人形象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主题,那么作者到底要告诉世人什么? 二、主题探究 4 / 6 “吃人 ”这个词是本文出现频率最高的。本文提到了哪些 “吃人 ”事例?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些事例? 《狂人日记》列举了大量历史记载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历史记载: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 “人肉可以煎吃 ”; 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 蒸子献给 xx。 现实生活: 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炒了吃;街上的女人要咬孩子; 血馒头治痨病; xx 锡林的心肝被炒吃。 这些事例,将抽象的社会见识融于形象的叙述中,揭示出民族集体无意识吃人欲望的存在,展示出封建制度下国民生存的悖论与无奈,以及愚弱的精神状态。 3.小说反映了怎样的主旨? 极大限度地揭示了封建主义 “吃人 ”的罪恶,指出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仁义道德)对人性的扼杀。 ◆ 不仅从肉体上吃人,而且从精神上窒息人、戕害人。 ◆ 弱小者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舆论力量扼杀下层群众,导致个性扭曲。 ◆ 家庭伦理关系中(父子、兄弟、夫妻)也有吃人,一味收拾幼者、弱 者。 被吃: 5 / 6 祥林嫂、华小栓、夏瑜、孔乙己、宝儿、单四嫂子等。 “中国的文明,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席 ”(《灯下漫笔》) “救救孩子 ”的呼声: 寄希望于小孩、未来,反映了进化论的思想,富于理想主义色彩。三、形式创新探究 1.《狂人日记》为什么在日记前加一则文言小序? 文言体表

文档评论(0)

zdq06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